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古代青云路 > 第 17 章

第 17 章

错,没必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而穿得光鲜亮丽。若是一个人和你结交只是因为你穿得好,看起来像有钱人家的孩子,那这个人肯定是奔着你的钱来的。何必与这种人结交呢?若是一个人,因为你穿得差就看不起你,那你何必与这种人结交呢?

虽说人靠衣装,很多时候你交朋友都是要看家世的,同个阶层的人才有共同话题。他这一世虽说是农家子,可他上一世出身顶级世家,他交的朋友里面还不是三教九流都有。他就不是一个看重门第的人。

沈广志无奈,只能随儿子的喜好。不过这棉布也不差就是了,穿在林景的身上,明明还是个5岁的孩子,却像一个世家公子,贵气得很。

沈广志夫妻两个看着儿子笑得合不拢嘴。我儿子可真好看,就像个小仙童一样。

等一家人都收拾好,李家兄弟到了。沈振海和沈陈氏今日也早早的起来了。宝贝孙子要去书院这等大事让他们激动得一晚睡不着。这会儿见着李家兄弟,两个人对着李家兄弟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李景江他们面对亲家的热情只能一遍遍地说不用客气。

等沈广志把牛车赶出来,李元江忙说要去县里了,和沈振海他们告辞。两人这才解脱,等马车已经行驶在路上了,两兄弟相视苦笑,唉,老人家的热情可真难消受。在路上,李元江问林景准备得怎么样?林景表示没问题。连四书五经他都能熟练地背出来,更何况三字经。不要忘了他可是有精神系异能的人。

集贤书院虽不在闹市,可离市集也不远,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林景脑海里突然想起陶公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集贤书院占地面积很广,书院背后就是一片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怡人景象。书院的大门前有一段长长的台阶,林景觉得挺考验人的耐性的。走完台阶,来到大门前,一块写着集贤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就挂在大门上方,以林景学书法近20年养成的高眼光来看,那字笔走龙蛇,飘逸洒脱,可谓大家。相传这块匾是韩清徐先生亲手书写。

这时正是集贤书院招收学子的时期,来求学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林景他们一行人听从书院里的安排,全部进到一间面积很大的静室里等候,这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

林景他们一进来就被目光灼灼或不着痕迹的打量。沈广志是个兼职打猎的,连面对老虎都不怕,怎么会怕被人看。李元江两兄弟管着家里的生意,人情往来的,也不会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至于林景,更不可能会怕了。他景公子什么没经历过啊,不就是被人看两眼吗?又不会掉块ròu。

有一束目光火辣辣的一直盯着林景,林景转头去看,那是一个7岁左右的小正太,身体和脸都是圆滚滚的,穿的衣服很华丽。那小正太没想到林景会看过来,脸一下子红了。林景对着他一笑,那小正太怂得抖起了身上的ròu。

林景呲了呲牙,我很可怕吗?我那么可爱竟然还把你给吓着了。呵呵。

很快书院的人便来到静室带着他们去考校了。家长不能跟着去,要留在静室。学生们则是被带到另一个房间。

房间里已有5位夫子在等待了,夫子面前还摆着几本书。

林景抬眼稍微打量了一遍几位夫子,年龄大致在40岁到50岁左右,面容肃穆,正襟危坐。

林景一行人排成两行,先由夫子们带领着向墙上挂着的衍圣公画像磕一个头,再向先生们作一个揖,考核才正式开始。

考核方式与舅舅说的一样,简单粗暴。毕竟来报名的都是几岁的小孩,也不能考太难的内容。夫子们截取三字经中的一段让人背诵。

家里有钱的学生一般都会给孩子启蒙,只是背个三字经并不难。但是家里没钱的学生没有能力启蒙,那就背不出来了。这种考核方式对家境贫han的学生来说或许不公平,但是人生在世哪能处处都公平呢?

林景排在队伍的中间,前面的小孩有很流利就背出来的,也有断断续续,磕磕绊绊才背出来的。很快就到林景了,林景目光正视前方,很流利就背出来了。夫子们点点头。

那个偷看林景的小正太别看人怂,背书背得还是挺不错的。

等全部人过完一轮,下一轮的考核来了。夫子依然截取三字经中的一小段,先自己将意思解释了一遍,再让学生来解释。

林景觉得这一轮或许是在照顾那些没启蒙的学生,虽然没背过三字经,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记忆力强的话,可以把夫子解释的意思背下来然后照本宣科,也不至于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