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之被弃农妇不寻常 > 第 23 章

第 23 章

提醒女儿道。

“爸爸放心,我们这次在源城,做得很好,西安比源城还要繁华,杨雄肯定能在那里大展拳脚的,再说,王晴准备在西安的骡马市租赁个摊位,她表哥是西安工商局的,刚好管那一片儿,我也听说了,骡马市是西安高级服装零售市场。”

没想到,第二天,来了两个西安康复路的批发商,王国强闻讯,喜上眉梢。

因为《上海滩》的热播,黑色呢大衣和长风衣,非常畅销,年关时间,北方还黑冷,所以,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买呢子大衣,两位批发商很看好凤娇的衣服,但他们却只给出八十五到九十块一件的价格。

“不行,最少一百。”凤娇把价格咬的很死。

两位批发商和凤娇磨了一个多小时,见她油盐不进,最后,每人只带走了一百件。

王国强和老婆背着女儿,唉声叹气:“娇娇挣钱的心,太狠。”

“衣服不会积压吧?”

“谁知道呢?今天都腊月初六了。”

杨振亚父子休息了两天,都回厂上班,这回,杨振亚不用去西安,只有杨雄带两个员工去。

凤娇刚把工作安排好,杨雄准备动身时,前两天来的批发商之一张长林,急匆匆地赶过来:“王厂长,你的大衣我全要了,就按你说的,一件一百,我给现金,立刻装车就出发。”

凤娇不知道他为何这样,反正衣服卖出去就行了。

签了合同,付过款,张长林这才说出真情。原来,康复路有个摊位,从十一月开始就批发黑呢子大衣,但质量不好,可胜在价格便宜,只有六十多点,所以,来凤娇这里进货的,便不敢将价钱提到一百块,唯恐砸到手上,没想到,前天工商局将那家摊位查封了,他们的衣服竟然是走私货。

正是腊月里销售的黄金季节,忽然断货,价格一下子就涨了上去,张长林带走的一百件大衣,竟然以一百零八块发了出去,三天不到,挣了八百,张长林唯恐别人将凤娇这里的货抢走,连夜包车赶过来。

果然,张长林前脚走,另一位批发商就坐火车到了长河,等他颠簸了几十公里来到靠山屯,凤娇的库房里,只有几百套训练新员工的童装。

虽然做工一般,但样式好看,那人叹口气,交钱拿走了衣服。

王国强和张亚梅长舒口气,暗暗敬佩女儿有先见之明。

凤娇只能说,自己太幸运了。

下午,凤娇去长河坐火车去广州,竟然在车站,遇到了一个西安来的批发商,听说凤娇的库房里,只剩下三十件纯毛呢大衣,急得在广场就跳了起来。

凤娇这次去广州,是先坐火车到西安,然后转乘飞机的,不仅便捷安全,也舒服多了。

重生 第二十三章 马不停蹄

下飞机后,将钱全部存银行,她才找了个宾馆住下,好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去了深圳,把妈妈做的香肠、蒸ròu等给焦琴送去。

焦琴见了凤娇非常高兴,那次她匆匆返回深圳,是处理一件突发事件,因为应对得当,她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现在官升一级,更忙了,连过年都没时间回去看看老爷子。

“我爸和我妈年前会去一趟,陪焦爷爷住两天,有事他们会给你打电话的。”

焦琴还是有些黯然:“我爸死活不肯来深圳,唉,我和我哥都想接他在身边,毕竟那么大年纪了,孤身一人,真让人担心。”

凤娇沉默,听她倾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孩子不出息老人受罪,出息了吧,老人又孤独,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比如她想挣钱,过年可就不能好好休息了。

焦琴和凤娇说了一些家常话,就劝她把厂子迁过去:“这里虽然费用大,但市场也大,各种新材料新思潮,能提供的机会也多,发展前景比在咱们老家要好得多。”

这个凤娇承认,但她也有顾虑,自己资金有限,这里很多港商和台商做的都是来料加工的生意,有很便宜很时尚的原材料,而她暂时没有能力经常出国,去考察学习,竞争力不足,何况,她的优势在于知道一些后世的发展状况,在深圳似乎作用不大,除非是炒地产。

可是炒地产她还没有启动资金呢。

告别焦琴,凤娇返回广州,南方春天来得早,批发市场上的夏装布料早就上市,比半年前凤娇来时,更加丰富。

凤娇上次来,还没看到适合生产幸子服的夏装花色,这次,好几家都有,凤娇试探地问了一声,批发商倒是没有提到《血疑》、幸子等字眼,凤娇稍稍松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