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顾说到做到,吃完午饭便回公司开会。张鹏山前来旁听,会时面带微笑默默无语,唯在休会期间斟酌地给予一些建议——他的分寸很好,意见给且只给汪顾,从来不在众人面前让董事局主席难堪。而年轻的董事局主席因为承认自己暂时无能,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刚愎自用,后来发现张鹏山的建议无一例外,都是相当具有建设性的,自己也从中学会了很多,时间一长,她渐渐地期待起那些建议来,有时张鹏山不在,她还会觉出些许失落。
这天的会议开到一半时,医院护士不合时宜地突然来了电话,说汪爸爸的病情有变化,目前也说不好这些变化是好是坏,只是例行知会汪顾一声而已。
汪顾平常生恐父母沆瀣一气隐瞒病情,暗地收买了ICU的几个护士,指望她们在情势有变时通知自己。这些通知不像病危通知单,是没有临界触发条件的,只要有变,不论好坏都要通知。可人在担忧中感情往往会变得细腻敏感,一听“变化”,就要潜意识地觉得是恶变,汪顾也不例外。不等对方讲完情况,她已神经质地中止了会议,随即火速返回医院。
“妈!爸怎么样了?”ICU在医护操作时会请病人家属离开病房,故而汪顾与汪妈妈是重逢在医院走廊上,因她一味的心急火燎,就顾不得压低音量,高跟鞋的踢踏声伴着她问话的健康大嗓门搅得封闭走廊里轰隆隆隆,犹如打雷。
人体器官接受移植后需要长久地克服排异,病情反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汪妈妈早在十余年前就熟悉了这种心惊胆战,自然比汪顾淡定许多。她只奇怪为什么汪顾会突然出现,毕竟从汪顾离开到回来,时隔不过两小时。这么点儿时间,够开个什么会?“你怎么回来了?”
汪顾担心汪爸爸,gān脆故意地漏过这句话,直闯ICU监护室,抓住一个护士展开盘问。但ICU护士的任务是监视仪器数据和病人表现,不是诊断开药,关于病变的倾向,她也说不出个好歹,必须等医生出来再下结论——偏偏老冯主任跟一群退休的旧同事上山下乡温习青chūn年华去了,说是立马往回赶,可无论如何也得等傍晚时分才能进城。从监护室的大面玻璃中,汪顾看见医生护士在幕帘内忙碌的折影,扩音器里隐隐传来好些她听不懂的术语,倒也不妨碍她察觉大事不妙。她寄情于祈祷替肾迅速到位,以便在万一时刻挽救汪爸爸的性命。然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前提是有鬼,奈何现在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愿意当鬼。据说当前连黑市肾源都短缺了,肾贩子们手里的货还没进入市场就被高价买走,有意与汪爸爸的生命做对那般。师烨裳对此是不以为然的。她认为大不了挂出一个亿去悬赏,不愁没人现宰自己的孩子求发达。再说一个肾而已,对健康人来说,并不要命。可汪顾接受资本主义的熏陶时间还短,尚未建立富人对钱的信任,她怕,情有可原;不怕,反而不近人情,更近禽shòu,也就是更接近于师烨裳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接二连三的忙乱,九月中旬和十月中旬有两场攸关职业生涯的考试,人又在中暑感冒和肠胃炎间徘徊,捂着肚子七死八活地码出一章怎么看都不对味道,真可谓是心态有变,状态有限了。我实在不想拿这种敷衍的东西jiāo差,否则有骗钱骗分骗人之嫌,所以即日起停更,定于10月26日恢复更新。因为就目前看来,忙乱的状态应该在当日结束。那过后,我大抵又有闲心浮想联翩地YY了。码出来的东西按理会恢复之前水平。
十分抱歉,这篇总是在停更,希望一直支持3000的各位大人可以谅解。唉...3000毕竟是毕业了,算是前半段人生中最忙乱复杂的一个阶段,我得一反旧时散漫,慎重一些。但我不会坑的。^_^
☆、鬼
作者有话要说:编辑墨云通知我,说14号不更新的就解V,那我就等着15号更。
天色黑尽之时,老冯主任回来了,随身携带两纸箱柴鸭蛋,一篮子野番薯,以及满头腥薅薅臭骚骚的鸭子味。他自诉缘由为“老眼昏花、yīn差阳错、误入鸭舍、惨遭群压”。然,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是因琢磨母鸭屁股下的新鲜鸭蛋而甘愿献身。
“你们没瞧见,老冯撅着屁股掏得那叫个起劲儿啊,鸭子都站他脑袋上拉屎了他也不晓得,喏,他今早明明是穿白衬衫去的,回来变迷彩服了不是?那一块绿一块huáng,全是好肥料啊!”
老护士长此槽一吐,登时在yīn暗恍惚宛若随时准备着闹鬼的病房长廊里激起一片笑声,汪顾和汪妈妈也陪着一脸的皮笑肉不笑。唯独师烨裳像抹幽魂似地站在灯光晦涩的楼梯扶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