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城外的人也是忐忑不安,尤其是陈默,她其实比谁都忐忑,但她还必须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来,所有的人都在质疑她的方法是否管用,如果她都表现出不自信来,谁还有什么信心打这场仗呢?
天气晴好,正是正午,李秀宁看着陈默认真的摆弄着那个巨大的铜凹镜,这个东西带有底座,被几根铜杆支撑着,可以上下左右随意改变方向,所谓的神器不过就是这个凹镜。陈默不断的调整着焦距慢慢将灼热的光点投进洛阳城中,移动向王世充的府邸,举起的右臂上,宽大的袖子滑落下来,露出一节雪白的小臂,臂上一点桃色鲜艳欲滴。
李秀宁看着点那桃色,莫名的便心疼起来,张口问道:“小默,这个是你什么时候弄上的?”陈默先是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说道:“我让陈芝帮我带的朱砂,那天前夜里点的”。李秀宁轻轻“哦”了一声,许久又轻声说道:“那时你是不是怨我?”
陈默没有回头,依然专心调弄着凹镜,过了一会才说道:“有一点”.李秀宁又“哦”了一声,说道:“那现在呢”,陈默依旧没有回头,李秀宁却听到她在叹气,于是问道:“怎么了”,陈默回了头,将耳边的乱发抚到耳后说道:“我很担心你”,顿了一顿又说道:“所以,只要能帮到你的我一定会去做!”
天子之命
果然谣言传开不过两日,王世充的府邸莫名起火,几乎烧掉大半个院落,洛阳城内人心惶惶,随之越王杨桐寝宫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就在谣言传播的越加夸张的时候,王世充的粮草储备又被烧的一gān二尽,这对王世充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陈默在领教过流言蜚语的厉害后,还是低估了流言蜚语的破坏性,洛阳城中已经开始有人陆陆续续暗地逃出城投降唐军了,李世民抓住时机向洛阳发起了进--攻,王世充的军队军心涣散,无心抵抗,在这种情况下,兵力上相对处于弱势的唐军占了优势。李秀宁身先士卒,率先攻下了洛阳城西门,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撇下下的腿脚发软的杨桐,带着残兵退出北门,仓皇逃窜。
战斗开始后,陈默自始至终一直跟在李秀宁身后,破城之后,唐军一路追击,终于将王世充的残兵bī到一处绝路上,一举歼灭,生擒了王世充,洛阳一战大获全胜。
战斗结束后,捷报快马传回了长安,李秀宁帮着李世民收拾残局,很快李渊便传下了圣旨,对李世民和李秀宁大加表彰,又命李秀宁与柴邵一起回长安述功,圣旨封加陈默为左前大将军,随李世民挥军河北征讨窦建德。
对于这一点陈默非常意外,她在李世民的军中连个挂名都没有,一下从小卒子都不算的地位成了左前大将军,她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但是圣旨已下,她只能勉为其难,而李秀宁也不能说不回长安,李渊不只是皇帝,还是她的父亲,在圣旨下达的第二日,李秀宁便要动身回长安。
走之前她来到陈默的营帐内,陈默看着她说道:“你要走了”。李秀宁点点头,看着陈默说道:“我记得我说过的话,小默,等着我,我见过父亲就立刻回来找你”,陈默说道:“秀宁……”却欲言又止,李秀宁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担心,把陈默放在这里她不放心,对于陈默的突升其实她也充满了疑惑,她叹道:“小默,我实在不放心你,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事就去找马将军和严正,他们两人是我最放心的人。”
陈默也轻叹了一下,点头道:“我知道的,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你不要挂心我,这次回去,只怕你父亲不止是要你述功”,李秀宁心中明白,现在正是军队用人的时候,李渊既然封陈默做将军,却又将她叫回长安,不合常理。她忽然抱住了陈默,在陈默耳边说道:“小默,一定要等我回来,我好怕一回来你又不见了。”陈默任由她抱着,说道:”我会等你的。”
李秀宁牵着马,陈默默默跟在身后,一直将她送到了城外,离别在即,两人满心的话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终于在随行的人的催促下李秀宁跨上了马背,陈默看着秋风瑟瑟中李秀宁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失落。
接下来就是要应付那些来给她祝贺的人,有认识的,不认识的,这些人一下似乎变得和蔼友善起来,藏起了往日的不屑傲慢,一个个点头哈腰,陈默听着那些赞美之词实在有些反胃,借口身体不舒服,回了自己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