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归田记 > 第 29 章

第 29 章

她点头,她松了口气,商量的语气问:“是不是该准备放爆竹了。”

范公道:“是呢,你拿出来吧,我来点香。”

两老的声音絮絮叨叨的落在绘之耳边,忽远忽近的,叫她几乎以为这是梦里。

就在此时,她突然想起在苏家时候,那只推了一只长生果给她的小老鼠,那也像个美梦,总是不经意的,她想不到的人跟物,给她那些她渴求万分的温暖。

她站在地上,目光里头烛火朦胧。突然有一双温暖而干燥的手落在她的肩头,紧跟着温软沙哑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孩子,咱把眼泪留在今年,以后都不哭了啊。”

绘之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哭了。

能这样离开许家,纵然背上恶疾之名,对她来说也是再好不过了。从此,她再不属于谁,她便是她。

子时一到,范婆便拿了温热的帕子亲自给她擦脸。

一边擦一边道:“比才来的时候白了些,看来以后不能整日往外跑,这留在屋里才能养白了。”

范公放完爆竹回来,问:“饺子该下锅了吧?”

范婆忙道:“这就去呢。”

她去了灶台那边,范公则对绘之道:“这张纸你好好收起来。以后用不到最好,不过却不可丢了。”

绘之的眼泪未干,低声道:“是。”

范婆在灶台那边喊她:“绘之,端饺子来,水滚了!”

范公脸上露出一个笑:“去吧。”

绘之在范家的第一年,虽然大家情绪都不高,可空气中处处都是温情,连带她走路的步伐,都变得轻快了起来。

小牛犊在牛栏里头也哞哞的叫了好几声。

正文 第三十二章牧牛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远远的山林里头传来一首清越的吟诗声,那声音比童子的声音更清澈,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灵动,闻之几乎要令人忘却身在凡尘。

待这吟诗的声音越来越近,直到到了山间大路上来,这才发现,原来这人是个个子高挑的少女,她头戴斗笠,侧身坐在牛背上,也不惧颠簸。

虽是放牛,手里却无鞭,而是拿着一支竹笛,竹笛上大红的穗头随风飘荡,比那根高兴的甩来甩去的牛尾还要惹人注目。

这一人一牛打头,身后却又有五六头牛跟着,上头具有牧童,嘻嘻哈哈,相互打闹不迭。

范公跟范婆去镇上赶集,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

此时夕阳西下,太阳的余热还留在大地上,绘之手里的长笛在手指间打着旋,变化如同孙悟空的金箍棒,只叫人觉得目眩神摇,仿佛无数的流风馀韵扑面而来,流转慷慨,飘逸风流。夕阳的霞光打在她的脸上,若镀了一层金光,令她整个人显得温暖而懒散。

范公定了定神,气沉丹田大声喝道:“绘之!”

乍听到阿爹的声音,绘之连忙掀开斗笠,也不待牛停下,就滑下牛身行礼,那动作轻盈麻利,比村里那些最会放牛的牧童还要熟练百倍。

且她一下来,后头的童子们也跟着下了牛,众人叽叽喳喳的有喊“范爷爷”的,也有喊“大伯”的,更有几个跟着喊“先生”的。

眼前一群成了精的小猴猴,范公费了老大的劲才板起脸:“功课呢?可做完了?回去取了我看。”

绘之直起腰,刚才她滑下来之后又往前走了两步的小牛这才想起主人下来了,连忙回来,磨蹭到她身旁,垂了脑袋往她手心里头蹭。

阿爹在前,绘之也不骑牛了,从小牛的脖子上解下绳子,牵在手里,往前走了两步,又扭头对着身后的小童们挥手:“我回家啦,你们也散了吧!”

有小娃扬声问:“范老大,明儿还进山吗?”

范公气得仅有的几根胡须笔直笔直,问那小娃:“你叫她甚么?范老大?当你先生我是不存在啊?明儿叫你爹带你来学堂里!我来问问他。”说到最后他的怒气已然消散,不过怒火却转变为狡猾,但无论怎么转变,都是小娃娃们目前恐惧万分的。

那小娃一听“叫家长”,顿时眼眶红了,却不敢哭,憋着泪看向绘之。

绘之的斗笠背在背上,上前解围:“阿爹,杨小九有眼不识泰山,您就别跟他一般见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