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在范家待了不多久就出来了。
杨七娘一路小声数落杨七:“刚才我踩你脚,叫你表态,你做什么不出声?你不想去上京了?”
杨七道:“娘,范家族里不一定会让绘之跟着。”
“你懂什么,他们不叫绘之跟着,怎么得范家那几十亩地?再者,他们要是不让绘之跟,那就不能要人家的地,绘之走不成,只有嫁人,范公为了她都舍得把地送出去了,这要是她出嫁,怕不丰厚的陪嫁上许多?说不定那四十亩地就直接被当成绘之的嫁妆。”
他们一路小声说着回了自家,等关上家门,外头绘之才从一个大草垛旁边闪身出来。
原来杨七家上门求亲,意在求一个上京的机会,或者说,意在范家那几十亩地。
绘之知道他们目的不纯,反而大大松了一口气,悠哉悠哉的回了家。
进门故意大声喊“爹,娘?!”
范婆一脸喜色的出来:“你才不在家么?做什么去?”
她脸上高兴,也好理解,一家有女百家求,总之有人上门提亲,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
绘之见她的样子,突然对自己即将做的事有些个不确定起来,但随即想了一下,这事迟早要说破。再说杨家既然这么打算的,与其以后让范公范婆对杨七上了心,然后再捅出来伤害他们,不如现在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也叫二老清醒清醒,他们的闺女没有那么大的魅力。
拿定了主意,等吃饭的时候就说了出来,当然也没有什么添油加醋,只凭她听到的这几句,足够范公了解所有真相。
范公果然挺生气,绘之就道:“阿爹说过,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这样想没有什么过错,阿爹不是也为了我,向族长行贿么?”
范公一拍桌子:“混账,这样跟爹爹说话?”
绘之想笑,没敢,硬忍住之后才慢吞吞的道:“我听到了,觉得这样才说的过去,否则人家一个劲的说我多么好多么好,说跟杨七多么天作之合,那样才叫我浑身哆嗦受不了呢。”
范公生气,扔了杨七的八字给绘之:“你不是不乐意,拿出一个八字来,批成两下相克。”
绘之跟着范公学易经,其实学的并不精通,但刻算八字还是会的,只是费时多些。
次日,范公拿着她造假造出来的八字亲自去杨家辞了亲事。
正文 第四十九章后续
亲事没了,范婆却又有些唏嘘后悔,对范公说道:“杨七那孩子,还是挺忠厚的。”
“这样还忠厚啊,你要求可真低。”范公没有她那些伤春悲秋。
“这挑女婿也不能你一人说了算,总得问问绘之的意见。”
绘之见父母如此,连忙道:“我觉得阿娘说的对,杨七是忠厚老实的,但若是我不带着那四十亩地或者没有分文嫁妆还要养您二老的话,他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她既不会因为杨七娘将她夸成一朵花而感到骄傲,更不会因为杨七对自己的嫌东嫌西感到自卑,她努力的生活,学的越多,懂的越多,心境就越开阔,再不是以往那个战战兢兢极其自卑无助的小女孩了。
世上的人,有说你好的,就有说你不好的,而真正在乎爱护你的人,怎么会舍得说你不好?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她也只在乎范公范婆,其他人的说法很少能影响她的情绪。
这样磨磨蹭蹭的,族长那边要走的人都定好了,范公去看了一眼名单,再回来,对绘之上京的热情也不是那么大了。
族长也劝他:“绘之一个女娃娃,出嫁恨不得放在爷娘眼前才放心,你怎么舍得让她走,再者上京有什么好头?你隔着这么老远,托付给谁你能放心?村里也有不少女娃都是爷娘手里捧着的,也没见捧成你们两口子这样。”
范公被他中间一句话打动,还因为上京的名单里头那些族人都是识字念书说嘴一套一套,但下地干活或者赚钱养家,又不大行了,当然这看法也仅仅代表了范公的个人意见,这些人在族长眼中,他老人家觉得,上京进修进修,没准就把没通开的窍通开了呢,更说不准将来他们族里也能出个状元呢。
因为同行的人不大靠谱,范公终于在大家动身之前,取消了要绘之去上京的打算。
事实上,他这个决定正确无比,这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邸抄都不准了,有小道消息说京中皇帝死了,几个弟弟跟几个儿子一起争夺皇位,上京里头天天有流血事件发生。但毕竟那是京城,是天子治下,众人对此还是抱着淡定的态度来看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