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爹出去了,兄弟俩这些年聚少离多,或者相聚之后也各自有事,所以兄弟们之间竟是比陌生人强不了多少,不过总是一母同胞,有血缘在,韩铭大哥还是站起来迎了一迎自家小弟。
见面拉着手走到江氏跟前:“小弟果然比从前更有出息了。”
江氏对了自己儿子,总不会再搞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那一套,只指着座位道:“你们俩都坐。”
韩铭待韩大哥坐好后,才给江氏行礼,又给大哥行礼:“见过大哥。”
韩大哥笑着点头:“坐下说话。”又对江氏道:“小弟在家,有母亲照料,我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他要是不听话,母亲也不必生气,只管使人告诉了我,我来教训他。”长兄如父,他这么说其实也没什么错。
江氏说道:“我只盼着你们都平平安安的也就罢了,他这段日子也乖了不少,不惹我生气了。说起来,还是你跟老二的事叫我忧心些,这些日子我在县府里头看了不少适龄的姑娘,这又贤惠又端庄的媳妇,咱们要是不早定下,那可就被别人家订走了,你爹的那个人,又不好以势压人的,被人欺负到头上,还要忍三忍……,你跟我说是,你们这终身大事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我这个年纪,外头正经做祖母的也不少了吧?”
一番话说的韩大哥笑:“现在是真没那意思。不过媳妇娶谁当然是听您的,娶了来也是伺候您,您尽管挑个自己喜欢的就行。再说,您喜欢的,我自然也喜欢。”
韩铭听到这里,心里不由撇嘴,暗忖我喜欢的,娘就不喜欢。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端倪
韩大哥对着母亲表白一番,看见小弟听得津津有味,不由有些赧然,笑道:“你不是去念书?去吧。”
韩铭站起来道:“大哥什么时候回去,我也想跟着……”
话未说完,就叫江氏啐住:“快打住,刚见你老实了不少,这又起蛾子。”
韩铭便只看着韩大哥,韩大心里不由的升起一种被弟弟期待的自豪,虽然母命不可为,但道理摆在那里却不是毫无可为的余地。
“母亲,小弟的年纪也不小了,其实出去看看也没什么,男人么,总躲在后头,叫别人看不起,现在的战事也不频繁,没有仗打,去了不过是长些见识。”
江氏不听,连连赶韩铭:“你还不去念书?”
韩铭只得告辞。
他还没出院子,江氏就对着韩大道:“我知道男人都喜欢建功立业,只是他身子自来是弱的,不比你们俩从小摔打着长大,你也别惯他,他这才好了大半年,便是想出门,也过一二年再说。”
韩铭叫了二毛在跟前,悄声道:“你悄悄的,打听打听大哥有什么事找母亲。”
二毛应了,就着意留在江氏的院子里头,他兜里满满的都是带壳的果子之类,勾着几个在二门到这边传话的小厮打听,到了晌午,跑回去找韩铭:“三爷,三爷,打听出来了。”
一毛刚摆好饭,韩铭刚要站起来,想起夫子讲的“越是心急如焚,越是要沉住气”,就又安然的坐定,拿起筷子道:“你说吧。”
二毛规矩的站好回禀道:“将军的大军围攻甘南城许久了,都不曾攻下了,听说是甘南城的粮草充足,再撑个三五十年不成问题,大爷这次回来,是想筹措粮草,稳定军心。”
韩铭点了点头,吃过了饭,自己走回书房里头琢磨。
自从绘之走后,他的心思不得不集中到读书上,但书上好多东西连先生也只是一知半解,他觉得要是只读书,早晚得读成傻瓜,所以一直想着真正出去见识见识。
作为男人,不管是他爹还是他哥,人家都是想走就走,没人管他们,可到了他这里,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江氏这里他就拗不过去,他想了很多,觉得突破口还是应该在两位哥哥身上。
韩铭知道自己对绘之,那是予取予求,可两位哥哥对自己,远没有到达这种地步。
所以,要想让哥哥们帮忙带他出去,那就必须让哥哥们先喜欢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韩铭决定先查查甘南城到底什么情况。
不过,在查甘南城之前,他觉得很有必要再跟陈力“沟通”一次。
东埔村,绘之跟石榴等了几日之后,看着果子晒的果壳开始发干发硬,两个人便忙忙碌碌收起了花生。
隔了两天,陈力嘿笑着过来了,说要去麟县。
石榴偷偷瞪他,绘之没注意,随口道了一句:“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