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捡了十万斤,韩大做哥哥也不担心弟弟动摇自己的地位。此时他只是替他弟弟感到高兴,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啊!
韩南天也很高兴,他的人从慕家庄借粮了,但这一季的新粮这才收割,就算最快速度的运到也得十来日,有韩铭带回来的粮食支应,他刚才就跟幕僚们商量了,撑个十来日,只要没有大战,那完全没什么问题。
韩铭见了韩南天上来就笑:“父亲,我要躺下睡,这几日在马车里头都没有睡好,快颠散架了。”
韩南天对左右道:“才说他懂事了,一上来牛皮就戳破。”
左右都陪笑说:“三公子是该好好歇歇,将军这次总不能太苛刻。”
韩南天道:“罢了,你暂且先留在我的副帐之中吧,不过养两日,还该好好回去,不许胡闹。”虽然看上去依旧严厉,但对比韩大韩二而言,这的确是很好的待遇了。
韩大唯恐这个弟弟再说惹得父亲不高兴,连忙拥着他往外走,韩铭便指挥他:“大哥,你把我的小厮都叫进来,我这身衣裳都穿臭了。”
他们又没走远,众人还在议论:“公子爷们兄弟情深。”
到了副帐,不一会儿韩大出去,王来李盛还有一毛二毛都进来了。
王来跟李盛对看一眼,王来率先道:“三爷,属下有话说。”
韩铭看着他,脸上的刚才的闲适跟微笑早就收了起来,他心道:来了。
王来跟李盛虽然憨厚实在,但办事也极为稳妥,他们接上人之后便立即打听,结果这一打听,俘虏们的话立即破绽百出,奉水镇的百姓都是自给自足,仅有的两个粮店根本没有数万斤粮食这么大的吞吐量。
韩铭要的就是这个。他早就发现了实情,但他发现实情的来源没法对外人说。
☆、第一百九十一章得知
“你们跟我来。”韩铭对王来跟李盛说道。
他说完又看了一毛二毛:“你们俩辛苦了,去把范成叫进来。”
刚才就发现范成的模样不好,但此时箭在弦上,他没时间先去过问。
王来站在中军帐外说一句:“属下有重要军情禀报。”效果比韩铭亲自说都好。
韩铭轻声对韩南天说:“父亲,儿子命王来跟李盛去接应两个小厮,不想他们发现了些情况,儿子觉得应该让父亲知道。”说完就退到一旁,然后看了王来一眼。
他发现王来跟李盛两个人之中,王来会想的多些,但更难得的是他想的多不耽误他行动,这表明王来更聪明一些。
王来的叙述就直奔主题了。
这些运粮的人根本不是像他们自己所说是奉水镇的粮店的雇工,他们的身份成谜,并且根本没有经过奉水镇,而是绕路,正好被韩铭一行人给撞上……
韩南天的其中一个幕僚便道:“将军才收到消息的时候就有些怀疑了,这样大量的运粮不像一个镇上的粮店可以作为的。”
他们毕竟在这边已经呆了很久,对于周边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而侍卫长平日里对粮草的关注程度没有上位者这么敏感,否则也不会一上来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说辞。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重新拷问俘虏。
韩铭觉得这拷问不一定什么时候招,便先告辞退出了军帐。
他本是心里有事,所以趁空出来见范成。没想到他这番模样落在几位幕僚的眼中,就都觉得这位三公子并不想争功,对他先入为主的有了些好感。
韩铭本身其实并不在乎这些人心里怎么想,他想让韩南天看到他,觉得他重要,他要在韩南天那里拿到话语权,目前来说还不需要这些人帮着说话。
创业时期,想立功其实比守业时期还更容易些。
帐子中,一毛二毛虽然才来,但已经反客为主把这帐子当成韩铭的屋子,收拾了行礼,摆好了茶点。
韩铭进来,发现范成站在帐子中,一身孤冷,格格不入,凭几上茶水点心都有,他却连看也没有看。
韩铭心中不知怎么就升起一些不好的预感。
别人都是娶亲后容颜焕发,怎么到了范成这里,却像是被人吸干了精髓似的,看上去苍老了十岁不止。
他一边怀疑着,一边入座,也对范成说:“坐下说话。”
范成摇晃了一下,像是神魂才归位:“三爷,东埔村出事了。”
韩铭不过屁股才沾了沾位子,听闻此话,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到底怎么回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