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商量着:“若是再把那下剩的五万斤粮食弄到手就更好了。”
幕僚也道:“这一部分吃进来,倒也能缓一缓这眼前的燃眉之急……。小将军跟三公子过来了。”后一句则是对韩大跟韩铭说的。
韩铭不想多生事端,本躲在韩大后头,闻言只得出来行礼。
韩南天叫他过去,双手搭在他肩膀上仔细打量,而后笑道:“不多,精神比昨天好多了。小孬种吓了你老子一跳。”
韩铭低声“含羞带臊”:“叫父亲担心了,是儿子不顶用。”
说话的功夫,又有人急惊风似的进来报信:“将军,甘南城那边答应了,说缓两个月,就会将剩下的五万斤粮食交付清楚。”
幕僚高兴,几乎失仪的道:“将军大喜,有这十万粮食,不说重创甘南,也够咱们支撑着跟他们打下去。”
韩南天的手还搭在韩铭肩膀上,也道:“宋先生不愧舌战群儒之名,此事能成,多赖他。”
韩铭本急着要走,但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动,他不动声色的拉了一下韩南天的手,然后看他。
韩南天只一怔,而后回神,笑道:“走,这次也多亏你了,我同你走走,其余事你们先商议着,老大也留下听听。”
韩南天本以为韩铭这是想跟他要东西,出了帐门道:“父亲记着呢,不会跟你赖账,你想要什么?”
韩铭轻声道:“儿子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现在什么也不缺。只是刚才听父亲跟先生们说话,想着甘南城既然能拿出十万粮食,为何不一次给了,反而分三次……”
正文 第二百章感触
韩铭说完就目视韩南天。
韩南天轻声道:“你不懂,这是缓兵之计。”就是他领兵作战,虽然许诺了好处,也不一定就一下子付讫呢,他还要防着兵将们吃饱了饭不好好干活,要接着拿东西吊着他们……
他有心教导韩铭,但又觉得这些事此时不适合跟小儿子细说,只好囫囵说了一句。
韩铭道:“便是缓兵之计,那也不能缓到第一次仅仅给那么一点粮食的地步吧?儿子是怀疑,甘南城或许在图谋更大的算计,他们想稳住嘉齐城,并不是真的要给粮食,父亲仔细想想,甘南城这几个月被围,城里钱财流通正常,但粮食不比其他,粮食是越来越少,便是指望百姓耕种,城里又能种多少地?收多少粮呢?明明第一次给了一万粮食都应付过去了,没道理第二次不会拖延,或者干脆再给一万,这样一来,若是拖延一年,父亲在这里也要再待一年吗?儿子不懂兵法,但听过一个词,兵贵神速……”
说到这里他就不说了,他的身体没有彻底恢复,又是动脑,又是用心,便觉得身上钻心的疼。
韩铭的说法给了韩南天一种新的思路,其实并不是韩铭聪明韩南天愚钝,而是甘南城久攻不下,给韩南天留下了一种“甘南城很难攻克”的印象,韩铭呢,事实上更聪明不到哪里去,他就像一个提前知道考试试题答案的学生,要将这答案告诉别人,却又不敢说这就是试题的答案。
韩南天不由的正视自己的这个小儿子,说实话,韩铭这几日给他的印象简直要多过从前那么多年的总和。从前,韩铭对韩南天来说,是孩子,是责任,是重负,而现在,他却慢慢体会到一种不同的感受,那是孩子长大,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魅力的一种外在。
韩南天觉得奇怪,他并没有在其他两个儿子身上有过这种感受……
而韩铭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思考方式却开始趋向成熟冷静。
“你说的也有道理……”他慢吞吞的说道。
韩铭没等他接下来的话,直接行礼:“父亲,那儿子告辞了。”
韩南天:……
以为是个孩子,结果让他觉得成熟;现在他想给他一片发挥的余地了,他又挥一挥衣袖要告辞了……
甭管心里再腹诽,韩南天面上倒是还收住了,淡笑道:“好,你去吧。”
韩铭此行,护卫比之前多了一倍,韩南天怕嘉齐城的人知道粮食被抢再来报复他。
先前的侍卫长有了那个功劳,连升两级,已经成了一个校尉,此时在韩大手底下做事,若是再来护卫韩铭就有些大材小用。韩铭倒也不以为意,点了王来为侍卫长,一路快马加鞭,日夜不歇。
韩铭身体虚弱,还骑不了马,只好在马车里头颠簸,幸亏还有一毛二毛,这俩ròu球胖乎乎的,一个抱着他的腰,一个抱着他的腿,帮他减震。饶是如此,这一赶路,也险些去了半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