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老三想做什么,他也知道我想做什么,他什么都不说,就这么看着......”
看着他们往他挖好的坑里跳,就只是为了给他的好太子铺路。
齐王站在那里,似哭又似笑,整个人都在颤动,最后,他竟然呜咽了起来......
“都是他的儿子,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为什么为什么?”
齐王不住的摇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着众人,大笑道:“可笑啊,可笑。我完了,你们也完了。完了,都完了......”
刘伯允眼眸一暗,看了眼疯魔了般的齐王,厉声喝道:“王爷!”
齐王转过身,看向刘伯允,“怎么了?舅舅?你可真是我的好舅舅啊!”
齐王桀桀的笑了两声,用阴森的声音说道:“一面儿在我这边敲边鼓,一面儿在我那好弟弟面前装好人。只可惜啊......你也错了,错了。”
齐王发泄了一通,才跌坐在椅子上,疲惫的挥了挥手:“都散了吧。散了吧!”
“以后也不用来了......\"
众人如蒙大赦。
齐王低垂着眸子,疲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han凉的又说道:“权力是什么?权利不过就是一被毒酒。看着外表光鲜,实则里面都是鲜血,都是鲜血!而我,不过就是无足轻重的那个,便是死了,估计连个血沫子都看不到!”
“王爷。”
刘伯允再次上前,“王爷。成则为王败为寇罢了,既是皇上没有追究,王爷便不会有性命之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爷万不必如此自艾!”
屋内众人的神情,都因为刘伯允这一句话里透出的冷戾而胆han,便是齐王也轻微的颤抖了那么一下。
以后,他还有以后吗?
... ...
次日早朝,泰和帝直接下诏传位太子,并昭告天下。
泰和帝没有撑到退朝,就晕倒在了龙椅上。
朝堂上一阵忙乱,太医来了一大堆,仔细的诊了脉后,对着太子等人摇了摇头。
众人一愣,此前瞧着一向都好啊?
泰和帝身边的心腹內监哭丧着脸说道:‘此前皇上便感到有些不对了,只让奴婢瞒着。每日里服用一些丹药,不过是还有些事未了解结,强撑着罢了。\"
接下来几日,泰和帝一直昏昏沉沉,宫中太医用尽了各种名贵的药材,也没让他的病情减轻半分。万幸的是,之前已经发了传位诏书,关于下任皇帝是谁这事无需再扯皮。
人人都知道皇帝命不久矣,只等着他什么时候咽了气,众人好拥立新君登基。
毕竟这会儿泰和帝病重,太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能贸然登基的。
这一日,太子正在与内阁众人商讨事情,一名太医一脸大汗的在殿外求见,说是泰和帝醒来了。
太子忙把朱笔放下,匆匆站了起来,带着身后的一大群臣子来到清心殿。
远远地便看到,几名宗室皇亲站在大殿门口。
太子看了眼,上前行了一个礼:“叔祖怎的来了?”
\"皇上,是皇上下诏让我等过来的。”
太子一顿,泰和帝这样子,看着倒像是在准备后事。
众大臣随着太子进了大殿,里面伺候的內监以及太医,忙上前见礼。太子摆摆手,直接问向太医院的院正邱太医,“父皇的病如何?可有起色了?”
邱院正摇了摇头:“皇上……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回光返照......
众人心里一沉,俱都看向太子。
太子面色沉静的走进了内室,泰和帝这会看着精神还好,正靠在御榻上半坐着,身后靠着硕大的迎枕,脸上是不自然的潮红。看到太子以及他身后的众人,泰和帝微微一笑。
皇后娘娘一身家常的裳裙陪在泰和帝的身边,和左近的皇长孙一起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太子来了。”
太子上前给他行礼:“父皇,您总算醒了。”
泰和帝一摆手,示意他不用多说。“朕都听说了,既是朕已经醒了,你就赶快准备登基事宜吧。\"
太子迟疑的样子取悦了泰和帝,他温和的看了看这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皇后此时递过来一杯水,“这才刚醒呢,且少说两句吧。”
泰和帝看了看站了一屋子的人,笑笑:“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朕知道自己没剩多少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