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写下方子。我那碗药下去,他若是一命呜呼了,我是在杀人还是在救人?”周青涟害怕得整个人都在抖。
“人人皆会犯错,一屋子大夫,我虽有时候叫他们庸医,但他们日日夜夜都在思索,即使义庄的尸体越来越多,他们仍然不顾性命,每日接触病人,一直在坚持,在试药。你不应该看离开了多少人,而是应该看还有多少人抱着希望等着。”
抱着希望?周青涟摇摇头,那人随口说出的横竖都是死,怕是没抱希望了。
一遍遍的试药,不知道是带去希望还是绝望。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就得试下去,不然这世上要大夫有何用。
周青涟清楚这些,正因为清楚才叹息,生死有命,但若是找不出解决的办法,怕会变成一辈子都化不去的心结。
那夜周青涟坐了多久,叶勋就陪了多久。
第二日周青涟问试药之人情况如何。
那人摇摇头:“察觉不出有什么变化。”
周青涟仔细查看了他身体症状,病症未减,但也未加重。
至少不用担心一碗毒药害死人了。周青涟加重了方子中其中几味,还是自己煎药让人服下。
第三日周青涟一进屋,那人便兴奋地说:“大夫,您看看我这病是不是快好了?”
周青涟眼睛都亮了,一扫疲惫过去查看。
望闻问切下来,周青涟对着病人期待的目光说:“有好转,但别太激动。这只能说明我的方向是对的,我再找别的大夫看看。”
“好好!”
周青涟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他病人投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故作冷静地出门,然后迅速去找李大夫。
李大夫看过病人情况和周青涟的方子后激动不已。
“原来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我也认为不可发汗,但就是没找到可替代的方法,次方可行。”
“但次方只可用于病轻之人,病重者的用药还要大家商讨,里面的人我不熟,靠你了。”周青涟并没有盲目乐观。
“好。”李大夫推门而入,“诸位听我一言。”再次声明,本文任何医学观点都不要信!!!不要信 ̄oo ̄
正文 第四十二章捡到一个王爷(8)
李大夫讲完周青涟的思路后,众人议论不休。
“这只是一位病人,太过偶然。未必是吃了这些药才好的。”
“可是咱们连偶然的都没遇到过。”
“这个思路尝试一下不是不可……”
“这是拿病人的命在尝试。”
“我们哪天不是拿病人的命在试?”
众人争吵期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过来拿着周青涟的方子看,忽然眼睛就瞪大了。
“姑娘,冒昧问一句,你……师从何人?”
“老先生但问无妨,我爹姓周,住在青山脚下,其他情况我也不知晓。”
‘“姓周?周啊……”老人摸着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嗯?有何不妥吗?”
“姑娘的字迹与我一位故人很像,故有此一问。青山脚下我从未到过,应该是记错了。”老人再仔细看了遍方子,“姑娘此方可行,只是这只是第一步,之后的治法怕是要深入探讨一下,两位那边请。”
三人坐在了一个角落,开始讨论接下来的治法。
见老者赞同,正在争论的一群人渐渐停了下来,不少人围过去加入。
“换成连翘和银花如何?”
“清热之效怕是仍然不够。”
“人体营血贵重,怎可轻易动?”
“邪气已入营血,又怎可不动?”
“用水牛角如何?”
“可加入竹叶生津。”
“黄连清心解毒,可加。”
医者之间不同思维的碰撞,擦出了各种火花,病重之人如何治疗,思路渐渐清晰。
众人正打算散开,周青涟连忙开口:“诸位再等等,上工治未病,对于无病之人,我们还得想个法子。”
老者摸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周小大夫所言极是,之前忙着治病无暇顾及,现在既然已经有了办法,也得下分功夫,免得让人天天担心受怕。”
众人散去时已经天黑,周青涟回到院子时叶勋正坐在石凳上等着。
周青涟快速走过去坐下:“有办法了,5日之内必可见效,不出半月,沈城疫情便可控制。你查的贿赂之事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