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没有傅家老宅这么大了,毕竟傅家早年间是靠做生意发的家。
温家是个三进的宅子。
莳七的父亲温栗也听说了傅临安和莳七要回来的消息,从府学赶了回来。
待傅临安和温栗去了书房之后,姜氏便拉着莳七的手问她:“怎么还没动静?”
莳七眸光也有些失落,姜氏见状,连忙安慰道:“不妨事,等娘给你找陶娘子瞧瞧。”
陶娘子就是莳七此前安慰孟琏时说的妇科圣手。
姜氏又问道:“你和姑爷在家待几天?”
莳七道:“三天。”
姜氏心里有数了,时间有点紧,还是要派人去请陶娘子,最好明天就能将她请来。
“姑爷待你如何?”
莳七微微颔首,眉眼含笑:“自然是好的。”
“眼下姑爷中了状元,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你又没个子嗣,你婆母可有拿这做文章?”姜氏生怕女儿受了委屈不肯说,不由叹息道,“你婆母和你爹是表兄妹,可你爹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倒也未曾和她拉好关系。”
莳七咬着唇,自打她进了温家的门,基本上都是姜氏在说,她回答。
姜氏迫切的渴望知道她在京城中的一切,无论是婆媳、妯娌还是夫妻之间,生怕她受了委屈。
待莳七回了房,姜氏才若有所思的对元嬷嬷道:“将曹嬷嬷叫来。”
莳七自以为自己隐瞒的很好,尚未穿帮,姜氏应当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忆的消息,可是哪有不熟悉女儿的母亲呢,举手投足之间,言辞答句里,姜氏很容易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听了曹嬷嬷的话,姜氏已是泣不成声:“这孩子,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这些年寄来的信里也从未说起过这事。”
曹嬷嬷也抹着眼泪:“姑娘是怕告诉夫人,夫人远在苏州着急担忧。”
元嬷嬷见状,连忙安慰。
“幸好姑爷对姑娘很是体贴,就连亲家夫人好几次有帮姑爷纳妾的意思,都被姑爷按了下去。”曹嬷嬷道。
这倒是让姜氏心里有了点安慰。
但是莳七迟迟没有身孕,到底还是个心腹大患。
就在姜氏和曹嬷嬷说话的功夫,费姨娘已经带着一双儿女去了莳七的院子。
费姨娘的儿子现五岁,女儿才两岁。
苏州学风浓,有的科举世家,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启蒙了。
按照苏州的风俗,稚童的破蒙仪式,自然是越隆重越好。
有些有钱人家,甚至会请举人老爷主持破蒙仪式。
早在知道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