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之门,想吃这菜,你说,这样的菜,得有多香多鲜?
看过菜后,莫兰见完全没有问题,又回到了主院。
这个时候,莫兰发现,有一个穿着官服的老爷竟然也都来送礼了,若非郭里正认识,替莫富贵和莫有寿介绍,怕是大家都得傻眼。
这人就是陈家镇的知县,据说背后的人是五皇子,虽然不过是个七品县令,但是在陈家镇官威极大,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人物。
没想到,这县太爷竟然一脸谦和的送礼来贺,莫兰心思一转便明白过了,应当是得知福生做了六品主事,这才过来交好的。
到了吉时,新郎官终于骑着马,身后带着四台软轿以及嬷嬷、媒婆、唢呐队等二三十人的迎亲队来了。
中午是在女方家里吃的,吃过之后由媒婆说着吉利话,替新郎将新娘从喜房背了出来,这个时候的福美自然是盖着喜帕的。
背新娘的习俗,主要是为了让新娘的脚不会沾上土,代表着新娘是从头到脚都干干净净的从娘家出嫁的,也可以体现新娘的矜贵。
一声“起轿”,唢呐队在前面开路,新郎官护着轿子往前同行,身后则是陪嫁的丫鬟兰花和迎亲的嬷嬷等人,再之后则是嫁妆队。一共68抬嫁妆,长长的出嫁队伍蜿蜒了数十米。
等到了陈家镇上,李家门口早已红毯铺地,所有人都是惊讶不已。听说李家娶了个村妇,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身价!倒不是说68抬嫁妆有很多,毕竟聘礼72抬,嫁妆凑个68抬也没什么困难的。镇上的人惊讶的是,那一套簇新的家具!这般好的木头,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李家老太爷、老太太,李老爷和李夫人,以及李世才和李大少奶奶,包括李家大房的两个孩子,以及李家的一溜儿旁亲,席开四十桌,好不热闹!
新娘子自然是先被媒婆背进了新房,而新郎官李世明想跟福美说一句话的功夫都没有,就被拉着去喝酒了!
福美在婚床上坐好后,李家大少奶奶便带着丫鬟走了进来,一进来便是极其爽利的笑道:“千盼万盼,总算是盼来了我的好弟妹了!这丫头是……”
兰花连忙屈膝福礼:“大少奶奶好,奴婢名叫兰花,是我们少奶奶的陪嫁。”进了李家的门,自然就不该再称呼福美为小姐了,规矩是半点都没差。
李家大少奶奶娘家姓田,她家是南门镇做银器生意的,家大业大,对于这些规矩自然是很看重的,本以为自己这妯娌小门小户出来,心里存了一丝担心,没想到福美的丫鬟倒是个懂规矩的。丫鬟如此,料想主子也是不差的。
她笑的越发亲热,拉着福美的手道:“你一路过来辛苦了,先歇一会儿,今儿酒席开的早,估摸着再过一两个时辰,二少爷也就回屋了,我在屋外给你留了个我的大丫鬟碧桃,若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她。”
“是,谢谢大嫂。”福美依旧盖着盖头,新郎官不来,她是没办法自己掀开的,她虽然看不清这田氏的模样,但听声音就觉得是个爽利好相处的,不由稍微松了口气。若是妯娌不合,估计就得跟当时老张家一样,天天闹腾吧。
福美想着,将脑袋靠在兰花的身上,昏昏沉沉眯了过去。她早上起来太早了,这会儿累了一天,一下子安静下来,着实有些累了。
过了一个时辰,门外廊道里果然响起了一阵热闹的声音,兰花小声道:“少奶奶,少爷来了,您快做做好。”
福美一个警醒,然后心脏快速跳动了起来,连忙在床沿上坐直了身子,静等着李世明进来。
随着李世明进来的,似乎还有其他许多人,有几个年轻公子的声音,分外热烈。
“快点的快点的,李兄今日大喜,还不叫我等瞧瞧新娘子的芳容!”
“揭盖头,揭盖头!”
这几个估计是李世明的同窗或发小。
而后又听李世明傻呵呵的说道:“我也还没看过呢,呵呵~”
这呆子!福美心里暗骂,他就不能将那些公子爷找个理由赶出去吗?叫她一下子见着这么多男的,多不好意思啊~
很快,媒婆说道:“二少爷,快替新娘子挑头盖吧,从此以后称心如意!”
挑盖头的长棍,用的是一杆秤,就如媒婆说的那般,象征着称心如意。
福美低垂着头,嘴角浅浅抿着笑,眼前的亮光越来越大,她心跳“砰砰”的,除了自己的脚尖根本不敢看其他地方。
而后就听大家齐齐说着新娘子貌美无双,以及恭喜李世明娶得如此娇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