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充电,保持通话畅通,如果有电话,你帮我接一下。”他顿了顿,虽然明知不可能,还是说,“如果对方留下什么信息,请一定帮我记着。”
蔡美筠接过来答应。
彭莱不告而别的事情她也知道了,小姑娘走得那么干脆,这傻小子还想着人家呢。沈杉韦星都结婚了,苏朗天天一副准备抱孙子的得意样子。她这傻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窍,什么时候才能把以前的事放下。
彭莱的电话就在景曜旸走后第一天打来。
她一大早趁着自己在梦里攒足的那点勇气还在,一口气拨通那11个号码,听见又不是本人接听,心里竟然感到有点轻松:“阿姨您好,请帮我找景曜旸,我是彭莱。”
蔡美筠有点惊讶,还真的打来了,看来这小姑娘也没全忘记过去的事情。她淡淡地道:“你好。曜旸他没在北京,手机也没带。”
彭莱停了停,微笑着又说:“那如果方便,请您帮我转告一下吧。如果他还愿意和我做朋友,普通朋友,请他和我联系。”她等到蔡美筠找好纸笔,接着说,“我的电话号码是:001212*******,或者给我发邮件:angeliapeng@ingchen。”
她想到开学后自己可能会换电话号码,又说:“或者打我妈妈公司的电话找我,00121297*****,我妈妈叫郑明辰。”
彭莱说了这么一大串,听见对面没有声音,有点不好意思:“麻烦您了阿姨,请您……一定转告。”
蔡美筠声音很轻:“你妈妈……叫郑明辰?”
彭莱有点奇怪,还是回答:“啊,是,郑成功的郑,明若星辰的明辰。”她听对面又没有了声音,就道,“谢谢阿姨,那我放电话了。再见。”
明若星辰的明辰,郑明辰每次和大家介绍自己名字都会这样说。蔡美筠仿佛又看见二十多年前那张俏丽明媚的脸庞,那个优雅自信的身影。
——————
在年幼的蔡美筠眼里,武器装备厂家属大院里郑伯伯和郑伯母的家,是个神奇美好的所在。
郑伯母弹钢琴的时候,郑伯伯会拉着八岁的郑明辰踏着奇怪的步子转圈圈,一直转到郑明辰的笑声充满整个屋子。
郑明辰转晕了,一边笑一边倒在椅子上。郑伯伯会微笑着向一边小小的蔡美筠伸出手邀请,那么正经的神色,让年幼的蔡美筠感觉自己像被公主般对待。
害羞犹豫的时候,明辰姐姐会坏笑着推她一下,于是下一个用欢笑声照亮郑家屋子的女孩儿,就是蔡美筠。
大院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郑家去玩儿。
郑伯母会给大家喝苦苦的黑黑的,闻起来却有奇怪香气的汤,然后看着大家皱起的鼻子大笑。那汤很少,大家只能分到一个杯子底,可是那精致的杯子,奇异的香气,却始终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郑伯母做的面条也和自己妈妈做的不一样。番茄做的酱料红红的,装面条用浅浅的盘子,而不是深底的大碗。蔡美筠被郑家留下来吃过好几次,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明辰姐姐会和她比赛谁吃得又快又不发出声音。
印象最深的,是郑家书房里摆满整面墙壁的书。傍晚大院里的人在院子里下棋聊天的时候,郑家三口总是人手一本书,明辰姐姐也会给蔡美筠一本连环画,大家安静地阅读。空气里流淌着淡淡的静谧和愉悦。
在蔡美筠的记忆里,那黄昏的光线,油墨的香味,让人感觉如此安逸,又有一种与世事隔绝的隐隐不安。
蔡美筠总往郑家跑,她父亲是不高兴的。这种不高兴在一个全家吃炸酱面的晚上终于爆发。
蔡美筠嫌父亲吃面条时呼噜呼噜的声音大,抗议时带出一句“郑伯伯家里吃面从来没有声音”。蔡父照旧把那碗面吃完,把碗放下冷笑一声:“郑伯伯家里好是吧?那你就滚去他们家别回来了!”
蔡美筠没见过父亲这样不讲情面,放下筷子就哭了。
蔡母瞪了蔡父一眼,一边安抚女儿一边低声说:“你发那么大脾气干嘛,小孩子家懂什么。”
蔡父横了哭哭啼啼的蔡美筠一眼,没再说什么。蔡母刷碗时他走过去低声对她说:“以后看着筠筠,不要让她再去郑家,郑礼怀恐怕要倒霉了。活该,让他天天搞小资产阶级那套做派……”
蔡母看了一眼边抽噎边吃面的蔡美筠,使个眼色,蔡父住了嘴不再说下去。
蔡父的话在那年冬天成了真,郑明辰的父亲——武器装备专家郑礼怀被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