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嘴角忍不住带了笑意,浅浅地应了一声。
孟锐的事情倒真是不急,今日这赏梅宴虽没找到合适的,但是等开了年还有灯会、踏春会、茶会等等机会,京城这么多名门贵族,总能寻到一门合心意的。
“对了,明日绣乐坊的绣娘进府给老夫人做新衣,弄好之后你带着去一趟翠竹园。”赵氏睁了眼睛,稍稍往上看了一眼。
翠竹的手顿了一下,立马就明白过来,知晓自家夫人这是真的打算解三姑娘的禁了。
“这三姑娘的新衣要裁几套,什么料?”翠竹又问。
赵氏忍了一下,稍作思索,才:“料便与毓娴的一样吧,只不过这年下绣娘们也忙不过来,便少裁一套冬衣吧。”
“是。”翠竹笑着应了一声,嘴角扬起弧度,“今日府尹夫人好似对三姑娘很是看好。”
“她家儿娶了礼部尚书的二女儿,入府两年了仍无动静,她自然想为儿寻一门侧室。”赵氏浅浅一笑,一副运筹帷幄的感觉。
“这对三姑娘来倒也是门好亲事。”翠竹瞥了一眼赵氏的眼神,心翼翼地。
赵氏却出乎意料地勾嘴一笑,“如今我倒也不急了,倒是可以将她在府里再留一两年。”
翠竹脸上闪过一阵疑惑,随即又明白过来,俯下身,凑到赵氏身旁声道:“为了四姑娘?”
赵氏轻轻点了点头。
正文 第三十八章求情
“姑娘,求您救救奴婢!”第二日一早,孟毓晓正打算练练字,丽娟忽然哭着跑进屋里来,跪到了地上。
孟毓晓疑惑地看了一眼身旁的巧云,巧云也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
“姑娘,奴婢求您了,切莫让姨娘将奴婢打出去了!”丽娟一个劲地在地上磕着头,“奴婢家中老娘染病,还有三个弟妹,全指望着奴婢那点月例银过日呢!”
孟毓晓放了手里的笔,越发的好奇起来,自己昨日虽然没有理会她,但也并没有要将赶出府去啊。
“你先别磕头了,起来好好话,到底怎么回事,谁要将你赶出府去?”孟毓晓微微抬了抬眉梢。
丽娟听了孟毓晓的话,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用手背左右抹去眼角的泪水,低头立在书桌下方,带着哭腔:“奴婢昨日去园里看热闹遇到了肖姨娘,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她竟平白无故地将奴婢大骂了一顿,又罚奴婢在雪地里跪了好一会儿,还昨日是赏梅宴,夫人没空,等今儿闲了,定要去告诉夫人将奴婢发卖出去,奴婢在园中无依无靠,还请姑娘看在奴婢尽心伺候的份上救救奴婢吧。”
“哼,昨不是告诉过你叫你不要去园里么?你偏生不听,如今惹了祸让姑娘帮你,肖姨娘若真去求了夫人,你让姑娘如何帮你?姑娘难不成还能为了你去夫人面前求情不成!”巧云站在一旁毫不留情面地将丽娟数落了一番。
丽娟侧头瞥了一眼巧云,眼中虽有些许的不甘,但也无话反驳,只好又将头低下去。
孟毓晓静静地盯着丽娟,昨日之事自然不能全听她一面之词,肖姨娘再跋扈,也从未拿发卖人来吓唬过园里的侍女,毕竟她也知道这府里她了不算。
“好了,你先下去吧,腊时腊月的,莫要在我屋里头哭哭啼啼地!”孟毓晓冷脸着,见丽娟不肯挪步,又补了一句:“你该干嘛干嘛去,夫人最近忙得很,未必会有功夫听姨娘的话,就算听了,发不发卖你也会来咱们翠竹园告知一声,如今没影的事,你跑来哭哭啼啼的,总不能叫我先去夫人那里告姨娘的状吧?”
丽娟被孟毓晓一席话的哑口无言,抿抿嘴角,最后还是不甘心地行礼退出了屋。
巧云瞥见她出了屋,才低声怒骂一声:“一大早地就在这屋里哭哭啼啼的,真是晦气!”
古代人极其看中腊月,但凡孩不懂事错了话都会立马一句“童言无忌”的,至于流泪、哭泣这样晦气的事情越发是不能忍的。
“依我看,姑娘倒不如不闻不问,任由姨娘将她卖出去得了!”巧云转身回到孟毓晓身旁,脸上还带着没有散尽的怒气,“这样的人,真真不该留在姑娘身边。”
“好歹是我屋里的人,我也不好不闻不问。”孟毓晓缓缓坐下,柔声开口,“你暗地里去打听打听,昨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姑娘真打算救她?”巧云吃惊地看着孟毓晓,好似不准备挪脚。
“救不救暂且不,终归要先知道事情起因,总不能坐在这听信了她一人之词。”孟毓晓轻声,又不忘嘱咐巧云一句:“记得多问几个人,问仔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