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开始正如正题,只是不及孟毓晓把话说出来,外面却冒冒失失地闯进来一个人。
“王爷,我忽然想到一个事情,是关于源头开闸的。”文宣世子一向冒失,正好他过来的时候门口又没有人拦着,他只听到屋子里有人说话,认定周牧泽在屋子里,便直接闯了进来,话说了一半,才注意到一旁坐着的孟毓晓,顿时愣了一下。
这女子是谁?为什么会在王爷的房间?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文宣世子的脑袋里立马冒出来一大堆的问题,愣是自己把自己问的呆在那里了。
孟毓晓见到文宣世子的第一眼便是赶紧抬手遮住自己的脸,心中暗想,若是被他认出来可就完了。
“这位是文宣世子。”静西王却很平静地开了口,明显是朝着孟毓晓说的。
孟毓晓稍稍迟疑了一下,慢慢地放下袖子,站起身,朝着文宣世子浅浅幅礼,“见过文宣世子。”
“这是本王府里的琴娘,本王这几日为了赈灾的时候有些劳心,所以叫人回去接了她过来。”静西王又兀自平静地说。
孟毓晓还保持着行礼的姿势,虽然不明白静西王为何要介绍自己说是琴娘,但是想想只要不被文宣世子认出自己是孟公府的三小姐,其他的都所谓。
文宣世子以前在京都的时候倒是见过孟毓晓几次,都是在赵府,而且大多时候只是遇到,孟毓晓还蒙了面纱,所以基本就是没有印象,此时也不会怀疑周牧泽的话,将面前的琴娘同孟毓晓想到一块。
“哦,原来是琴娘啊。”文宣世子感叹了一句,再看向孟毓晓时,目光淡定了许多,“这骊山确实枯燥乏味了一些,难得王爷还有如此雅兴。”
周牧泽无心听文宣世子夸自己,眼角有意无意地看向有些拘谨的孟毓晓,想着文宣世子这回倒是办了件聪明事,来得正是时候。
“毓儿,你且下去吧,本王同世子要商量赈灾的事情。”周牧泽浅浅开了口,“今日你才到,先好生歇着,明日得了机会再为本王抚琴吧。”
虽然知晓静西王这是在同自己讲话,但是听到“毓儿”这个称呼,还是不由得叫孟毓晓心里一慌,本来周牧泽和安瑾轩称呼自己毓晓,便已经是极其亲密了,王爷竟然只叫了一个字,听得自己心里麻酥酥的。
孟毓晓知道自己现在不适合留在这里,赶紧朝着静西王福了福身子,便退了出去。
“这琴娘先前在王府里没有见过?”文宣世子瞥了一眼孟毓晓的背影略显疑惑地说。
“本王的人你怎么可能都见过!”周牧泽轻声一句话,便叫文宣世子哑口无言了。
文宣世子抬起眼眸,怀疑地看向静西王,王爷刚才说他的人是什么意思?是告诉自己那琴娘的地位么?可是从来没有听说王爷有收人在府里啊?
“你不是有事和本王说么?”周牧泽见文宣世子一脸疑惑,半天都不吭一声的模样,主动开口询问。
“哦,对对,是关于开闸的事情。”文宣世子这才想起自己来找静西王的正事,决定先将琴娘的事情放在一边,先谈正事。
正文 第两百四十五章王爷的计谋
“公子,要不您先用饭吧?这三小姐若是回来了,再让厨房准备也来得及。”香茗看了一眼已经布好的饭桌,再一次去请了安瑾轩。
安瑾轩放下手里的茶碗,微微侧头,看向窗外。
外面早已经没了太阳,就连夕阳也只打到墙角跟,根本就照不进院子里来。
“再等等吧。”安瑾轩轻声说,此时已经是十分后悔送孟毓晓去找静西王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送给了旁人一般。
“毓晓她就算不回来,应该也会叫人来个信回来的。”安瑾轩又轻轻说了一句,也不知道是说给香茗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只是自顾自地望着窗外的夕阳。
香茗抿了抿嘴,不敢再劝,回头看了一眼桌上已经布好的菜,小声吩咐侍女们先端回厨房温着。
孟毓晓匆忙出了静西王的院子,几乎是一路没有停歇地便回了自己的小院,待静下来,才想起在这待了一整日了,竟是完全没机会跟王爷提上一句有关渠沟的事情,反而还发生了不少自己没法解释的事情。
“容嬷嬷,可否麻烦您帮我送出信出府?”孟毓晓想着今日怕是要在这里住下了,为了不让瑾轩担心,怎么着也得送出信去。
“姑娘有什么信写好了交给奴才便是,奴才定找个可靠的人给您送出去!”容嬷嬷倒是十分的爽快地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