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信誓旦旦的保证海边渔民的安全。
贾琏笑着没答应,只说这事急不得,回头便拉了杨主簿还有肖炎沈沉回总兵府商议。杨主簿自从得知海上贸易这事后,背地里没少下功夫,如今贾琏一问,当即便拿了历朝历代边关贸易的细则出来。
肖炎也是早有准备,一张嘴巴巴的说了好些话,又可最有价值的确是最后一句,那就是滨海的老百姓会因此富裕起来 。
到了这一刻,贾琏心中隐隐兴奋起来,自己也是个能造福于民的人,并不是个只吃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年关将近,海上贸易已经从一开始的杂乱到如今的稳定,藤原将军说话算话,他收编了一部分浪人,同时还处置了一些不服管教的。这几月再没倭寇来犯 。就在藤原将军离开前,贾琏把他儿子从牢里带了出来。
儿子见了老子直接跪了下来,藤原将军看着这个才十几岁的孩子,直接上前便是一脚,又对着贾琏鞠了一躬道:“抱歉了,这个孩子不成器,是我没教好。”
“不妨事,还小!”贾琏客气了一句,藤原将军却更加的窘迫起来,说起来他自从来了滨海没一天不想着看一眼自己儿子,可这话不好开口,直等到过年前都没提这话,却不知贾琏竟然主动把他儿子提了过来,不免十分感激。
眼看着海上贸易弄得越来越好,郭县令坐不住了,一开始他故意没参与,就是想等着这事垮掉,平王殿下他得罪不起,贾琏他也得罪不起。郭县令在滨海多年,靠着敏锐的嗅觉和墙头草的本事,当机立断便暗暗的跟贾琏示好。
贾琏早就有意留点海上贸易的一些细枝末节给郭县令管理,既然他有意,那贾琏就顺水推舟的推了郭县令一把,郭县令喜不自禁,非要请贾琏喝酒听戏。
贾琏是个交际好手,郭县令虽官小可到底在滨海盘踞多年,这样的人拉拢好了兴许有用。
第110章
县令夫人在后院亭子角单独摆了一桌, 张瑛坐在一侧,边上两位当地乡绅家眷正说着最近从扶桑买的衣裳。这种新奇物件,张瑛也买了一件, 不过是看着好玩, 其实用起来才发现挺不划算,倒是扶桑商人贩卖的一些器具有些意思, 颇有巧思。
那两夫人说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