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回顾却十分可笑的时光。
我离异时已三十有八,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已全都付诸东流。我以为我作为全职太太全身心的为家庭付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慢慢的我的丈夫却开始嫌弃我不解风情,只会念叨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
何其可笑!
……
我终于明白原来女人可以不依附男人,独立存在于这个美好的世界。
上了夜大之后,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大家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都相信女人能顶半边天。在这里,我体会到了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
……
谨以此言稍作勉励,衷心祝愿你也可以摆脱冷气。只要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做能做的事,发能发的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引自鲁迅先生的《热风》)
信的落款是一名重获新生的女性。
孙伊人看着看着便笑了,眼泪却不经然滑落到信上。
她捂住嘴努力不让自己发出声来,只一张柔美的脸在黯淡的灯光下似哭似笑,眼神却渐渐坚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孙伊人不断咀嚼着这句话,心中一道隐形的壁垒悄然倒塌,慢慢敞亮起来。
她抱着那封信坐在桌前,眼睛落在面前洁白的墙壁上,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静坐着,坐到昏暗的台灯终于断电熄灭,坐到天边微微翻起鱼肚白,坐到不经意在椅子上滑落,嘴角却一派恬淡。
文雅不知道这是她第几次醒来,每次醒来都看见孙伊人仍坐在桌前冥想。她没有打扰她,这是她破茧成蝶必经的一步,是思想的去疴除弊。
看到孙伊人从椅子上滑下来,她看着她那个别扭的姿势,嘴角不禁勾起笑意。悄悄翻身下床给她垫了一个枕头,盖上了薄被。
孙伊人的蜕变是显而易见的,她慢慢变得坚定起来,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完全依赖于他人。
她手中还有一点积蓄,都是这些年孙父孙母偶尔补贴她攒下来的。
她按照那张纸上的信息找了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做成人高考的准备工作。
白天送完文雅去上学,便赶到学校,和来自社会各界,年龄各不相同的人一同补习。
晚上放学她选择放手让文雅自己回来,稍晚她从学校回来做饭,吃完之后便和文雅一人占着书桌的一边一同学习。
文雅之前都随随便便在学校便把作业写完了。但自从孙伊人开始重新学习,她便找了一堆初高中的奥赛题目陪着孙伊人一同做。
孙伊人不是他们班里最优秀、最亮眼的那一个,但绝对是最努力、最有韧性的。
孙伊人今年也三十二了,虽然由于生活不是很操劳,最近身体调养的也比较好,看起来不显年纪,看上去最多也就二十多岁。
但毕竟年龄摆在那,学习的最好年龄已经过去了,记忆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从现在培养起来非常困难。
但她一点都不怕,对知识的渴求超越了一切困难的阻击。那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神让老师都自叹弗如,内心百感交集。
私下里对她也是多有照顾,每当她来问问题都会晚一些走,知道她家里不容易,还给她找了许多资料,叫她拿回去做。
到了一月份,孙伊人已经报名了成人高考,也快到年关的时候,离婚诉讼的一审终于开庭了。
孙伊人本来不想带文雅去,也是怕文雅嘴上说着不怕,但心里还是会留下阴影。
但耐不住文雅左缠右磨,孙伊人被她磨得心软了就只得同意了。
开庭那天,是冬日里难得的艳阳天,万里无云。文雅套着一件粉红色的长款羽绒服,扎着羊角辫,身后背着自己那个暗搓搓嫌弃了很多次的潮流公主书包。
张律师带着她们进了法院,但是被告席那里却空无一人,孙伊人频频把目光移到空着的被告席上,哪怕心中告诉自己要冷静,但也明显紧张起来。
张律师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
孙伊人抓紧文雅的小手,眼睛一错不错得盯着他,“他不来还能开庭吗?”
张律师微微一笑,“放心吧,不管他来不来,只要我们证据齐全,就没事的,别太紧张。”
孙伊人只觉得这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她和文化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其实文化不来她心里也松了口气。虽说决定了一定要离开他,心里也慢慢强大起来,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