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当差的,就没有几个笨的,如此过一日,宫里的太监宫女,便就又少几个,甚至连不受宠的后妃,都逃了几个出宫去。
至到颇受宠爱的淑妃,到庆丰帝跟前自请离宫归家,这简直是将皇帝的面子放在地上踩,四十出头保养得宜的庆丰帝,脸上也是闪过一阵难堪,可现在又能如何,他倒也可以将这女人杀了,可杀她一个女人,也无法挽回一日比一日更颓废的局面,何况淑妃的娘家,手中还握着一队人马。
他是不想放这女人离宫的,可不放她,却又担心这时候得罪了她的娘家,看吧,他就是这样一向优柔寡断的拿不定主意,到这个节骨眼上,仍是如此,庆丰帝自嘲的想着。
心里权衡利敝了一番,最终还是放人离开了,跟了他这么多年的女人,就算这女人太过无情,他仍是不想让她死的,况且这风雨飘摇,放她离开,她也未必就能活得长久,这最后的日子,能安生一日是一日吧!
有了淑妃这个先例,后宫的女人,除了皇后与育有子女的妃嫔,其余陆陆续续的都出了宫,整个皇宫就更显冷清了。
面对如此萧条的皇宫,还要承受两方势力正对着皇城虎视眈眈的压力,庆丰帝已是身心俱疲,当听到探子回报,说是邓元涛与郑大壮,都在点兵想要攻打皇城的消息时,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就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高压下的他,本能的生出一种想要解脱的心思来。
他身为皇帝,没有一个上位者会留下他的性命,早死晚死于他又有什么区别,败局早现,他活着一日,便都是在受苦。
庆丰三十八年三月,庆丰帝自绝于寝宫之中,至此,皇城的城门大开,正迎接他的新主人。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终章(完结)
庆丰三十八年,四月,邓元涛、郑大壮,两股势力持续交战频繁,战事惨烈。
随着战事频增,双方人马各有损伤,而支持战事所需之钱粮,也如流水般哗哗的填进去,首先感觉后续不继的便是邓元涛。
而郑大壮,因着入云寨范围内的大片土地,全都开恳出来种了粮食,再加上接管下来的各州县范围的钱粮,均收归到他这一处,倒还算能勉力支撑。
庆丰三十八年十二月,邓元涛力有不逮,被郑大壮斩于剑下。
次年二月,将邓氏残部全数剿灭,至此,郑大壮算是在整场战事中胜出。
天下不可无主,五月,郑大壮在一众兄弟的拥护下,登基为帝,改年号清平,是为清平元年,同时封秦氏为后,长子天佑为太子。
秦千语在后宫,正听下面的一个嬷嬷,凛报宫中事务。
“后宫的一应开销,原是从内务府拔的,之前乱起来那会儿,内务事总管卷了财务跑了,流失了大笔钱财,而后宫之中的宫女、太监,也趁乱出走,流失不少,如今还剩下的,也多是一些比较老实的,也或是没地儿去的,但现在娘娘总领后宫,人手怕是会有些紧缺。”
秦千语听着,也是一阵头疼,原来她是接了个烂摊子呢!好在他们一家也就三口人,花销不大,能省就省些吧,那些虚排场,就不必多讲究了,如今新朝初立,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再则上行下效,她的排场摆得足,下面的人都要跟风,岂不就造成了奢华成风的习气。
将心中所想吩咐了下去,便看到那嬷嬷眼中的惊异之色显露,她也并不在意。
“启凛皇后娘娘,秦国公夫人携世子夫人求见。”当差的宫女凛报道。
秦国公夫人,可不就是她的嫡祖母,秦千语笑了笑,道:“有请!”
秦国公夫人已是六十多岁年纪,眉目和善,白发苍苍,人看着倒还精神,她身旁的世子夫人,也是个中年妇人,看着一身贵气,颇为气派,两人行到跟前,便要行礼。
秦千语却是抬了抬手,拦了:“两位夫人不必多礼,赐坐。”
见秦千语十分和气,两位夫人心中同时松了一口气,皇后虽出自秦家,但秦言玉是个庶子,待这个前头夫人生的女儿也十分平常,说平常那都是好听的,其实是怎么样,各自心中有数,她们也是担心,秦千语如今贵为皇后,若是记恨在心,那可不妙。
“皇后娘娘,位居正宫,太子得封储君,臣妇等本该早早来贺的,却不想耽误到今日,还请娘娘不要见怪,臣妇备了些贺仪,恭贺娘娘与太子殿下。”候夫人恭敬的说道。
按以往的惯例,晋封皇后、太子,那都是朝中大事,定要大摆筵席,朝臣百官觐见,命妇到贺,但新朝初立,一应从简,就连新皇的登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