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小排上号,标记在锄头饭锅的图示后面。
然后,他又做了个大大的账本,专门用来记工分,高光伟只要每天负责对着编号给大家记个数就行。至于村里的收支,自从不做大锅饭了,这个就很少发生了,万一有什么变动了,一时半会也不会忘记,等他回村再记也来得及,至于他不在村里时,会计的工分自然也就转到了高光伟的头上。
安排好村里的工作后,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一日的深夜,二大爷扣上破碗,点开全息地球投影,将手指轻轻点在的某个地名之上。大约四个小时之后,一身西装,还拎了个皮箱的二大爷焕然一新的随着白光一闪又回到了窑洞里。
二大爷把西装、衬衫一脱,打开箱子,拿起破碗就开始复制,直折腾到了早上七点,这才又换上自己的粗布衣服。背上了行李后,二大爷去了村长家。和村长说了要出去一阵后,他就一路和大家打着招呼的出了村子。
先去县城小弟家看了看,都挺好的。硬留下一百元钱后,二大爷又去了西安,和大哥再加上熊孩子高大峰打了遍招呼,留了粮食票证给郑家,塞了零钱给高大峰,这才放心的坐上了去广东的列车。
一路无话,二大爷到了广东宝安县,凭着那本公安证件顺利的寻了间出租房,付了三个月的房租后,这才安顿了下来。第二天,他出门找邮局发了平安电报给大哥,又在县里四处找人打听妻子王芳的消息。到了第四天,说是听人讲在深圳墟可能找到,二大爷和房东邻居打了声招呼,就直奔深圳墟了。
二大爷在深圳墟里花了几天功夫,了解到不少家庭情况,还拜托他们如果见到王芳就告诉她有什么困难就发电报回家。这一下,倒给二大爷添了不少好人缘,也让他对附近村民的情况了解的更深了。五天后,二大爷返回了宝安县。此后他再偶尔消失个几天,邻居也只当他又去哪儿找人了。
四月八日这天中午,二大爷给自己脸捯饬了一番,西装革履的再次使用了传送功能,这次他的手指停在了“香港油麻地”上。
白光一闪,二大爷被神碗默认传到了一个无人的背街之处。二大爷将碗收好后,拎着皮箱走出了巷子。
之所以选在这里落脚,也正是为了之后行事方便。此地因为黑道盛行,警匪勾结,使得人口管理非常松懈。虽然二大爷走正常程序也没问题,因这个年月的香港对移民几乎没什么限制。但是二大爷没有时间去等那么久,所以他还是主动的替英政府分担了些小事情。
这不,下午去警署逛了圈,就转头找了个旅馆住进去了。深夜,二大爷一个人勤勤恳恳的在警署的户籍办公室里办了二十多份身份本本,还热心的把存档也好好归置进了档案室里。再把碍事的警员们从破碗里放出来后,就一分钱工资也没要的离开了。这些清醒过来的值班人员,觉得自己刚才好像只是困的睡着了一小下,实在不足为外人道。
二大爷在回去的路上还在感叹,没想到日后都被拍成了电影的四大华探长之一的严雄(非真名)此时还是个小警员啊,啧啧。
☆、第21章
有了身份本,二大爷第二天一早就去几个银行开了户,把破碗空间里的黄金取出来一些转成港币、英镑和美元存了一部分进去,手边则留了些港币花用。
有了钱也不再住旅馆了,二大爷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大方的价钱,顺利的在中环租到了房子,付了三个月房租后,算是安顿下来了。
第二天,二大爷传送回广东宝安县,出门转了一个小时露了个脸,就又回了香港。
随后一个月时间,二大爷除了偶尔回广东露脸和发平安电报以外,其他时间都在香港忙乎。首先他用正规途径办理了米国奥国太国等几个国家的护照,这几个国家基本都是农业发达,粮食充裕的类型。然后在这些地方创办或者收购了小型进出口贸易公司,在聘用了几个当地人后,公司得以最小规模正常运行,然后他就返回了香港。
此时二大爷在香港成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也人员到齐了。眼看把架子已经搭好,他就传送回老家那个地下避难所里,开始做他疯狂的黄金大嫖客,额不,大镖客了。至于为什么复制黄金而不是直接复制粮食,主要还是考虑到自身安全和社会现实条件两方面因素。
一个人如果藏有大量黄金是比较能理解的,尤其是在战争才结束不久。而一个人如果藏有数量夸张的大米粮食就非常古怪了,不说为了避免霉变保持质量的问题,光是储存所需要的空间就很难找到个合理的说辞。
另外二大爷知道只凭他个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