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你看这蚕茧也下来了,你啥时候过来上工啊?咱们的织坊得赶紧开工才行。”
“还有啊,按照你当初画的图纸,我已经找人把缫丝车全都做出来了。等会人你去看看那边安置的咋样,要是可以,咱们这两天可就得把人手招上来,开始干活了呢。”
以往韩掌柜这边收了蚕茧,都是直接运到南面的,并不在当地缫丝。可如今他们要自己建织坊,可就不能再来回的折腾,那样费工夫也费银钱,反而不如在当地缫丝。故而当初韩掌柜就和巧云商议过了,并且按照巧云的提议,找工匠做了一批缫丝车。
☆、第112章 改造缫丝车
这缫丝,其实就是把蚕茧抽出蚕丝的过程。自从人类发现了蚕茧这种纺织材料以后,勤劳的百姓就开动脑筋,想了许多的办法来缫丝了。
最原始的缫丝办法,就是把蚕茧浸泡于热汤盆之中。然后用手找出丝头抽丝,缠绕于丝筐之上,抑或是将蚕丝平铺于桌子等物之上,用绿豆一层一层隔开。
当然,这种办法缫丝,效率实在是太慢了,一个人一天也抽不出多少丝来。渐渐地,有人想出了办法,不再是一点一点的往丝筐上绕,而是采用十字或是其他形状类似于纺车的一种丝车,也被称作大关车。一手牵丝引绪,另一手摇动大关车,让抽出的丝线直接绕在大关车之上。
这样的办法,大大提高了缫丝的效率。但是也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一旦断丝需要接丝绪的时候,就必须两只手全都停下来重新接丝绪。这样一来,就会耽误时间。
再后来,人们将缫丝车再次改良,用脚踏代替了手摇。这样一来,就可以解放双手,随时接续丝绪了。比起之前来,又提高了缫丝的速度。
即便是如此,一个熟手的女工缫丝,劳累一整天,也不过能缫丝三十两左右,而若是那种制作头巾等物的细丝,则只能缫丝二十两。这个速度对于织坊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想要供上织坊用丝的速度,恐怕是要雇佣上百人缫丝了,这样很显然是不太现实。
所以当巧云在打听清楚这个年月缫丝工具之后,便对缫丝车做了一些改良。
巧云改造了两种缫丝车,其中一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