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一武,相辅相成,不管有什么事情,相信他们也都能帮着巧云解决了。
另外,楚睿风也特意拜托了海宁知州,让人多关照着巧云一些,这海宁知州还是个不错的人,尤其是知州夫人与巧云相处的还行。故而楚睿风一提出来,那边就满口答应,一定帮楚睿风好好照看巧云。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楚睿风才放心离开,这一次船队又是带了满满的货物。南洋乃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如今的航海条件,其实不太适合走的太远。故而西方诸多国家,大多也都是到南洋地区,与大辽商人等贸易。所以别看楚睿风每年出海都带了大批的货物,但其实对于西方各国的需求来说,还是相差很多。
楚睿风的船队出海,已经是第六次了,航线依旧是原来的没有任何改变,船上的水手船工,也都是原本的那些人。众人都经验丰富,所以也不需要担心,船队一路顺风顺水,向着占波的方向行驶而去。
三月初,正是棉花开始种植的季节了,营养钵里早就点播了种子,并且放在朝阳温暖的地方进行了培育。这个是要移栽的,移栽之后需要缓苗,所以必须提前育苗,不然会耽误成长。倒是那些要直接播种在大田里的棉籽,不需要提前育苗,只要提前浸种催芽,之后播种就行了。
庄子上的劳力不少,而且刘庄头也是个非常能干的庄稼把式,按照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早就把各类作物种植的时间给安排好了。此时不论男女老少,众人都跟着一同下田耕种。即便是如此,三百多亩地的棉花,也不是几天就能种完的。
巧云当然是不放心的,于是也跟着一起下田干活,刘庄头等人见了都吓得够呛,非得撵着巧云回去不可。倒是巧云,没觉得如何,依旧是在地里忙着。大家见到巧云这般,倒是很佩服,还真是没见过哪家的主子,自己也跟着下田干活的呢。
巧云在这边跟着众人一起种棉花,织坊那头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了林伯康和青雷。沐阳县城里,有不少人就指着给别人做杂工的,正好雇了来帮忙预备材料盖房子。
林伯康是个非常有能耐的人,拿着巧云画出来的图纸仔细研究了之后,替巧云找出了几处不足之处修改。之后便按照规划好的图纸,带着人开始动土挖地基盖房。一时间,众人都忙的够呛,就连小石头这回儿也没时间读书了,一直在织坊工地上帮忙跑腿儿。
织坊的占地不小,要盖的房子也很多,这个绝对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工的。巧云倒是也不急,反正棉花种子现在才种到地里呢。只要在棉花收获之前,织坊能够全部落成,这就非常好了。
当然,那么大的织坊,也绝对不是小工程,材料人工等,都需要不少的银钱。也幸亏巧云手里还有一些银钱,加上楚睿风临行之前,特意塞给了青雷一笔银子,总算是在资金上不算短缺。
当然,楚睿风给银子的事情,青雷也没敢告诉巧云,只跟林伯康说了。俩人意见达成一致,就是等到织坊全完工以后,再告诉巧云。
☆、第342章 麦收时节
忙忙碌碌的,时间好像过得也特别快,一转眼就到了五月。楚睿风离开已经两个来月了,而巧云,在庄子上已经住了快四个月。
巧云已经喜欢上了庄子里的生活,说实在话,在庄子里的日子,比城里不知道有趣了多少。庄子上什么都有,鸡鸭鱼ròu、各类新鲜的水果蔬菜,想要吃什么都容易,也比城里的更新鲜。
而且庄子上有花有树,有河流湖泊。早晨在鸟儿的叫声中起床,推开窗子外面就是花草清新的香气,这种感觉,其实真的很不错。
忙的时候,巧云会跟着大家一起下田干活。闲着了,她就会领着小石头等小娃们,一起去河边抓鱼摸虾,或者是去湖里划船钓鱼。这个季节,湖里的荷花刚刚要开放,菱角也刚开过花,要是等到七八月,好玩的就更多了。
地里已经开始收麦子了,麦棉套作的麦田里,麦子涨势非常喜人。而那些移栽过去的棉苗,也早就缓过劲儿来,这会儿都长的一尺来高了。
巧云带着遮阳的草帽,一身布衣走在田间,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棉苗,心情也是好得不得了。棉花长势喜人,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看这个样子,今年秋天,肯定会丰收的。
“巧姑姑,你在那边干嘛呢?快来割麦子啊。”远处,小石头瞧见巧云站在那里发愣,便朝着她招手,并且喊道。
巧云笑笑,拎着手里的镰刀,低头开始割麦子。眼前这一片正是麦棉套作的地块,或许是阳光和通风都比较充足的缘故,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