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们试试,这棉布的好处。”
女孩子们一听这话可就全都瞪大了眼睛,“姑娘,你这话是真的?这个不是要留着卖钱的么?给我们穿,那还用什么卖钱?”虽然众人早就听闻,这位黄姑娘十分大方,但是却也没想到,她竟然会许诺给每人都发布匹。
“这还有什么?咱们织坊就是做这个的,难道每人用棉布做两身衣裳还不行?都放心吧,只要你们好好干活,往后都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巧云却是不以为意,她做了这些就是为了推广棉花的种植,总要别人知道棉花的好处才会跟风啊,不然谁肯冒风险?
一种新鲜事物想要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巧云也有这个心里准备,就是前几年根本赚不到钱。但是她并不后悔,她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就足够了。说句大话,她现在不缺钱,做事就是凭着心情。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推广棉织品,既然如此,自然就不会在乎几匹布料。
更何况,这些女工都是附近村庄里的,棉花想要大面积推广种植,肯定要先从附近开始。女工们带回去布料,家里人见到这棉布的确好,总会有那心思灵活就想要跟着种植。一来二去的,棉花就会广为人知,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棉纺织最兴盛挣钱的时代。
巧云相信自己的技术,很多东西即便是别人跟风也未必能学的那么好,而别人还在学习,她已经抢占看了先机,这就是她的优势。一个产业的做大,不是靠藏着掖着,而是所有人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大家都重视了,棉纺织品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不光是棉布,还有棉花,今年冬天也给你们每人弄一身棉衣穿,到时候你们就知道这棉花的好处了。”巧云笑呵呵的说道。
☆、第360章 回海宁
织坊一切顺利,女工们对于这个新兴的事务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很高。再加上巧云给的工钱也不低,女孩子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来做工,眼见着织出来的布匹越来越精细密实,巧云也十分高兴。
而庄子庄子那边更是不用巧云烦心,刘庄头带着人把一切都安排的十分妥当。刘庄头尝到了农作物混种的甜头,跟巧云商议之后,决定今年麦棉套作两百亩。暂时不能太多,关键是春天育苗是一个非常劳心劳神的活,刘庄头怕庄子上人手不足,万一忙不开,反而耽误了栽棉花。
除了两百亩麦棉套作之外,明年还打算再种两百亩棉花,另外再种一百亩棉花和西瓜甜瓜。这个也是不能种太多,不然劳动力不足,反而容易耽误事。再者,沐阳县就这么大,种太多的西瓜甜瓜,就怕到时候卖不出去,反倒是不好。
这些事情巧云是没什么意见的,她也不可能为了推广棉花,就把所有的土地都种棉花不种别的作物,那庄子上的人吃什么?棉花属于经济作物,必须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种植。
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巧云烦心,可这个时候,巧云的心里却是越来越乱。已经九月末,眼看着就快到十月了,可是楚睿风依旧没有回来。巧云不免担心,是不是这一次出海,遇到了什么麻烦?
巧云满心担忧,实在是有些忍不住,就派人回海宁去打探消息。其实巧云也明白,打探也未必能有什么用,如果楚睿风回来了,不用说肯定第一个就跑来。可即便是如此,巧云也还是忍不住,只能是心里安慰自己,或许是路上耽搁了。
“姑娘,海宁那边派人来送信,说是袁夫人昨天清晨生了个男孩。”就在巧云把人打发走的第三天,她正在织坊里看着女工们干活呢,外头忽然进来人回道。
“嫂子生了?不对啊,不是还应该有几天的么?昨天是九月二十八,算日子还不到时候啊。”巧云听见这话,不免有些惊讶,她在心里仔细算了日子,怎么算都觉得好像提前了半个月。
本来她就打算了,过几天就回海宁去,一个是月蓉快要生了,另外一个,她也是打算回海宁去等楚睿风。虽然不知道楚睿风什么时候回来,她还是决定,早早地回去等着。她想在楚睿风归来时,第一时间里见到他。
可是没成想,月蓉竟然提前生了孩子,巧云一听这个哪里还沉得住气?干脆跟织坊这边的管事说了声,然后就带了好些个布匹什么的离开了。左右织坊这边已经步入正轨,即便是她不在这看着,女工们也能正常干活,其实也不用太费心了。
巧云急忙从织坊回到了庄子,然后命刘庄头等人赶紧给她收拾一些吃的用的东西。月蓉坐月子呢,需要好好补一补才行,庄子这边有的是吃的,顺道带回去一些也不错。
刘庄头急急忙忙带人去预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