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能干的媳妇进门了。好,好,农耕乃是立国之本,大辽朝也该开始重视农耕了,若是咱们家带头娶个这样的媳妇进门,想来对朝廷的风气也是一种扭转。”
“子韧,这件事咱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儿子,这个不仅仅是为了咱们家,更是为了大辽朝长久的兴旺。”长公主很是高兴,也顾不得下人在场了,就喊定国公的字。
“公主想的倒是挺好,就是不知道陛下如何看待。唉,如今大辽的贵族们纷纷圈地跑马,大片的良田都圈占,百姓怨声载道。朝廷该是重视农耕了,若不然,只怕是总有一天,别说百姓了,就是咱们,也要面临着无粮可吃的境地啊。”定国公与长公主倒是心意相通,两个人都在位朝廷忧心。
辽人出身草原,从小以牧马放羊为主,哪怕是如今已经统治了天下,这些习俗还是不改。大辽的贵族随着朝廷迁移到中原地区,便大肆的侵占土地种草放牧,如今各地每年上缴的税粮,已经曾锐减的趋势。
这种情况之下,朝廷中的那些汉人官员纷纷建言,提议朝廷禁止圈地跑马,恢复农耕。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如今两派人为了这些事情,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可惜的是,汉人官员虽多,但是都不在重要的官位上,说话的分量不够,无法与大辽贵族对抗。
定国公当然是支持汉官的意见,最近为了这些事情,也是一直愁眉不展。皇帝虽然是能够听得进官员们的建议,但是面对那些顽固的大辽贵族们,一些政令的实施,也是阻碍重重。加上最近皇帝对政事也是没那么用心,一干官员们,多少也是有些灰心的。
长公主当年一手扶持皇帝登基,自然是不愿意看,大辽才统治天下这么十几年就明显败落。只是很多事情根本由不得人,她这边再着急上火,也是没用。
“不行,抽个空我还真得去见见这个巧云姑娘,我总觉得这闺女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也许跟她聊聊,或许会有什么办法。以咱们家的影响力,若是带头做一些什么事情,其他人看见有利可图,或许会改变看法也说不定。”长公主还是不肯放弃,试图扭转眼下的局面。
定国公却是不以为然,“公主,就怕你这也是无用之功,咱们风儿每年出海,带回来多少财富?你见到有几个贵族之家肯放下身段过来跟咱们谈合作了?唉,那些人都顽固的很,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还是草原上那一套,想让他们改变主意,难。”
“不管有多难,也得做,不然的话,咱们就得眼睁睁的瞅着国力衰微。这件事肯定大有可为,我一定要想办法做到,人的观念也是会变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行。”长公主很固执,不愿意听丈夫泼冷水。
☆、第383章 贵妃告状
楚睿风出了国公府,一路带人来到了皇宫,宫门之外,有侍卫拦住了楚睿风一行,“原来是世子大人,陛下早就命人传旨了,世子,快请进宫吧。”见到是楚睿风,侍卫们赶紧让开放行。“这些是什么?可要末将帮忙送进去?”侍卫指着后面那么多的马车问道。
“那是本世子呈现给陛下的东西,都是这一次从南洋带回来的珍奇之物。几位统领尽可以查验,这里面并没有夹带任何不妥当的物品。”楚睿风态度倒是还算不错,皇宫大内嘛,必须要谨慎一些,对于他来说,也能免除麻烦。
楚睿风每年出海归来,都要进献给皇帝无数的奇珍异宝,同时也要给户部一笔不小的税赋。若非如此,以大辽日渐萎靡的国库来说,哪里供得起那些不事生产的贵族们吃喝享乐?可以说,大辽的国库,最少有一半,靠的就是海上贸易来供养。而这其中,楚睿风的贡献更是占了首要地位。
侍卫们对这些事情早就习惯了,所以这会儿也只是按照惯例查看一下。接着一众侍卫就跟着楚睿风一行人共同进宫,等会儿他们还要帮忙把这些东西都运到皇帝的私库去啊。
进了皇宫,楚睿风便示意青霄等人护送那些珍宝前往库房。这么多的东西,也不能全都送到皇帝面前,只要把进贡的单子呈上去,等会儿自然有人拿着单子去核对入库了。要是皇帝觉得里面哪一样特别稀奇的,就会让人拿过去欣赏把玩。
青霄等人也是做了无数次这样的事情,故而轻车熟路,楚睿风这边,则是一路来到了皇帝所居住的明光殿。
大辽以前在草原上的时候,可汗都是住在金帐之中。等到攻下了中原,刚开始来到京城的两年,也还是住在金帐里。这都过了多少年,习惯才慢慢的改了过来,如今皇帝和一干妃嫔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华丽的皇宫,不再住帐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