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异世异人行 > 第 202 章

第 202 章

赵衍商量定的。

否则,若在她擅离职守期间,洛明光若出了什么问题,她师父会第一时间剥了她的皮。

这也就是赵衍留下最得力的臂膀,功夫最出色的欧阳兄弟的原因了。

自打太子薨逝,晋王被圈禁,淳和帝一直心情不畅。人就是这样,人在的时候,看他百般不顺眼,人不在了,就想起曾经的种种好处。

毕竟是亲父子,血脉之情不容抹杀。偏偏这时候,“麒麟”不知怎么,死了!

其实没多大理解不了的,长颈鹿远度中土,水土不服,长日圈禁,死了正常。

但淳和帝刚死了长子,祥瑞也没了,一直以来的心腹大患还不知会掀起怎样的风波,事情多了,积攒一起,连日来难免火大。更觉得诸多晦气是上天惩罚,很是郁郁。

朝中最不缺上体天心,心眼活泛的人,于是没几日功夫,在祥瑞死亡之后,立刻在临畿府焚阳县传出另一则关于祥瑞的消息。

相传当地泾河中某夜突然有宝光冲天而起,光芒七彩斑斓,亲眼见到者,失聪者恢复耳力,哑者能开言,病者痼疾尽去。

消息传入京城,人们尽数往焚阳涌去,家里有患疾者,纷纷坐了车马前去,希望能一沾祥瑞之气。

重臣们猜测那宝光之下必有宝物现世,联名奏请淳和帝前往祭天起宝。

淳和帝连日阴霾的心情顿时如云开日霁,胸怀大畅,即刻派礼部前往准备祭天事宜。

四月底,淳和帝率群臣去临畿府,在泾河前祭拜天地,然后派水性佳的勇士入水寻宝,半日后,果然起出了一个巨鼎。

那鼎古朴斑驳,满是沧桑之感,与普通的鼎很是不同,刻有花纹,但没有款识,且那花纹繁复奇特,似龙似花,无人能识。

首辅张遍阅典籍,查出此鼎乃传说中的泰帝所制,被后世人称为神鼎,象征一统江山之意。相传每逢圣主和盛世,则神鼎现世。

一干大臣在泾河边上三呼万岁,恭贺圣主盛世。

张更是言道,只有受天命而为帝的人,才能与天德相合,所以神鼎应该藏于宫廷,以便相合祥瑞。

淳和帝大喜,遂亲自一路相陪,令人博学鸿儒之士做《神鼎歌》,大张旗鼓迎神鼎回京。

热热闹闹,举国欢庆的时候,太平府往西北方向接连三府闹旱灾的折子被压在淳和帝的案头,淹没在一众没翻开的折子中间。

京中流民逐渐增多,五军都督府为保证京城治安,将流民全赶出城外,不准进城。

再怎样的动荡,跟京城百姓没关系,大家依旧沉醉在盛世繁华,祥瑞降世的虚假谎言中。

第220章

在朝堂上下、京官、地方官挖空心思制造祥瑞之时,太后的生辰临近了。

太子新丧未久,今年的千秋节,太后原本不打算张扬,但恰逢六十五整寿,淳和帝为表孝心,定要礼部好好操办。

且太后是长辈,太子是晚辈,没有长辈为晚辈守孝这一道理。

各地封疆大吏届时都会有寿礼送上,为这个寿礼,很多人都是早早准备,距离千秋节时日尚远的时候就已经在上京的路上了。

千秋节期间,按制民间禁止一切屠宰,官方禁止斩杀犯人,禁止穿素服。

朝廷各司衙门,会在皇城及衙门外,用布匹或者绘画将外墙装点的绚丽多姿,以展现歌舞升平。

各地方官员,需要设置香案,面京城方向而拜,祝贺太后万寿无疆。

所以太后寿诞已经不是个人之事,而是朝堂之事,是国事。

离正日还有三天,各地大吏的寿礼已经纷纷到京,京中街上为太子薨逝挂上的白色灯笼也换成了大红色,歌舞宴乐也重新开始。

各处笙歌一起,太子和太子妃的薨逝宛如雁过长空,了无痕迹。

所悲痛者,唯剩心如枯槁,带着年幼的怜星郡主,将自己封闭在凤藻宫中的皇后娘娘。

*****

到了太后娘娘寿诞正日,一大清早,皇上和太后端坐在御殿上,接受身着朝服的王公和百官的朝贺和贡礼。

朝贺之后,太后还需接受内、外命妇的朝贺,然后便是宫宴。各勋贵豪门的当家主母和千金贵女都是要进宫参加宫宴。

陈冉冉和陈澄澄同乘一辆马车往宫城而去,这个时辰路上尽是往宫城去的马车,一路上宝马雕鞍,冠盖云集。

马车里陈冉冉懒懒靠在车壁上,眼睛望着马车行走时窗帘偶然飘起露出的一点外面景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