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啊!虽然那人是他们敬重的将军。
悲伤过后,将士们回头下望,那金龙已经重新盘旋在赵衍身上,游走片刻,倏忽不见。
密密麻麻的敌军安安静静站着,唯有各色旌旗在风中烈烈飞扬。
即便没有金龙杀死徐北铭,敌众我寡,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这城池又能守住几天?
何况----那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呀,逆天而行岂能有好?
将士们各自以眼神交流着。
而城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人们已经打听到徐北铭被金龙杀死,百姓们虽然痛惜良将之死,但对于金龙却半点生不出怨恨之心,反而愈发敬畏。
那是龙啊!岂是凡人能够冒犯的?
……..
城门洞开,允州知州手持降书领着文武迎出城外,深深弯下了腰身。
一对对黑甲将士整齐的进入城门,此时的赵衍和陆先生却没像城外那样站在队伍的前方,而是被簇拥在中间,前后左右布满警惕的护卫。
虽然允州城守军不战而降,对于赵衍的安全也不能掉以轻心。
乱乱的百姓被衙差们组织着避到道路两侧,看到走近的镇北军中的赵衍,杂乱无章下跪,人人脸上充满敬畏,没有不屈,没有抗拒,更没有城破后的惶惶。
赵衍骑在高头大马上,一张脸如最出色的匠师精雕玉琢,面容立体而隽永,华美而威严,透着卓荦群伦的气度,几令人不能直视。
百姓看上一眼,忙垂下头去,嘴里却在嘀咕议论:“这才是帝王之相啊!”
旋即露出兴奋的神色,激动无比道:“我见到真龙天子了,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还能见到真龙天子!”
越来越多的人生出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垂下自己的脑袋不敢直视他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
也越来越多的人口中喃喃着,人们提及最多的,就是真龙天子四个字。
渐渐的唯余这四个字。
马上的陆先生温和亲和的面向百姓点头微笑着,嘴里却笑声说道:“有点不妙啊,似乎用力过猛了。”
赵衍自起事到现在,不过刚刚攻下了北境的几座城池,距离京城还远,这远不是称帝的时机,如今却提前有了真龙天子的称号。
赵衍也不看他,只道:“民意即是天意,既然水到渠成,何妨顺从天意?”
第282章 围炉夜话 欲赴泰山
自允州城官民不战而降,大开城门迎接镇北军入城,赵衍紫微帝星,真龙护佑的说法不胫而走,趁着这个势头,镇北军一鼓作气,连下舜州、新洲、佑州等地。
自此,北地十六州尽在镇北军掌握中。
随着天气渐冷,镇北军征伐的脚步也缓了下来。
此时淳和帝带着满朝文武正行在通往泰山的路上,距离冬至日不到月余的时日了。
而在此前,因为镇北军的势头过猛,朝廷上下终于觉出威胁来。大朝会上,张奏请暂时和南平和解,以抽调山阳候及边镇军迎战镇北军。
朝臣们纷纷迎合,更有人建议,为表示大齐的诚意,不妨送公主去和亲。南平国主登基未久,虽有皇后,然贵妃之位也并不如何辱没大齐公主的身份。
对于朝臣们的意思,淳和帝并没有十分反对,而是在龙椅上想了片刻,面色沉痛道:“朕的女儿中仅有落霞年龄合适,虽然朕最心爱落霞,但为了天下太平,朕也只能忍痛割爱。生为皇家公主,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是她的责任,朕不能因为她是朕的女儿,而阻拦她履行职责。”
于是落霞公主和亲南平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至于后宫中常年卧病的恭妃几番寻死以求阻止这件事,以及落霞公主怎么闹腾,韩王怎么屡屡求见皇上被阻等事,众臣们就算听在耳中,也没进到心里。
……
没了北地雄关险阻,大齐腹地在常年与虎狼一般的鞑靼人作战的镇北军眼里,几和一马平川无疑。
因天气渐冷,不适宜再战,镇北军停下征伐的脚步,收拢一路收降的兵马,养精蓄锐,厉兵秣马,只等来年春暖花开,一路南下,攻克神都。
北边的天气比南边要冷的多,早早就下了雪。
大雪茫茫,天han地冻,日常练兵都不得不停了下来。
赵衍也好容易清闲下来,陪着洛明光,夫妻二人围炉夜话。
小炉上放着铁架子,架子上正烧烤着各色ròu串,油滴在火上滋啦作响,浓郁的香气充斥着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