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的,尤其是外婆家周边的人家,那时候凡是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是哦,八月半又到了呢,大妈你在翻地呢?”
“嗯,你快去吧,你外婆已经说了好几天了,说八月了你们就要来了。”
“好的,那大妈我们先进村里去了。”
“快去快去。”
几个人往村里走,阿辞太外婆家的这个村不小,有上千人居住,这边山腰处地势平坦,又有河流,就聚居了不少了人,阿辞妈妈的二娘舅是这个村的村长,连着当了许多年了,三个娘舅家境都还行,小娘舅年纪最小,因为生的晚,比阿辞妈妈就大了几岁就当了娘舅,因为出去当兵过,回家来结婚晚,生的两个孩子刚好和阿辞阿飞同岁,只是阿辞阿飞却得叫他们表阿姨表娘舅了。
阿辞大舅公和二舅公家住在太外婆家前面,所以先要路过他们家,只是两个舅公家的门都关着,看样子是都出去干活了,阿辞几个人就沿着舅公家的房子往后面走,转过房角,就看到太外公正站在门口,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立刻就笑开了眼,对着屋里喊了声:“老太婆,阿琴他们来了。”
“哪里呢?哪里呢?”屋子里有人高声在问,随即就有个老太太走出了门来,白发挽了个发髻,清秀而瘦一脸的和善,看到阿辞他们几个,笑意立刻就满眼,满心欢喜的喊道:“阿琴啊,你们来了啊,哎呀,太外婆的两个小宝贝也来了呢,快来让太外婆抱抱,阿飞都这么大了呢,真壮!”
阿飞隐约认得这个太外婆,就开口大声的喊了声,“太外婆!太外公!”
阿辞跟着一样的分别喊了两声,两个老人就听的笑眯了眼,赶紧的带着人往家里进,太外婆家不过是一间小屋,楼上本来是他们年轻时候住的,现在年纪大了,就在楼下铺了床睡,因此楼下进门左边是张大床,右边摆了张八仙桌,周围几条长凳,再过去就是家里做饭的土灶,床头这边开了窗,床尾那边是个碗橱,碗橱下边又放了几个瓶瓶罐罐的,两个老人住着是还算凑合,但是这时候一下进了这么多人,家里不免就有些拥挤,太外婆一直笑着抱着阿飞,还把他放到了床上,阿飞刚被放下来,却就蹭的一下跳下了床,他是平时顽皮惯的,被老人抱一下能忍,再坐着就不肯了,跳下地就想出去玩。
“阿飞别跑,先坐会,等下吃点心呢!”太外公见他个小东西就要往门口走,赶紧就喊住,又招呼阿辞妈妈他们坐下来说话。
太外婆是欢喜的只知道笑,明明打开了碗橱拿出几个榨面来,想要烧几碗点心,转头又去咸菜干罐子里摸索,阿辞妈妈见她这样忙碌,又看她在罐子里摸了很久,就问道:“外婆你做什么?摸了这么久,藏了什么好东西在里面呢?”
太外婆笑眯眯的,一伸手拿了出来,原来却是一块咸ròu,看样子是在咸菜干里面藏了很久了,表面都有些发黑了,“外婆藏着咸ròu就等着你们来吃呢。”
阿辞妈妈险些掉下泪来,赶紧转了脸擦了,又低头转过来笑道:“外婆你也真是,有的吃就赶紧吃掉呀,留着做什么呢?我们也否晓得什么时候有空来,你们自己吃了才好呢。”
“哪年八月半你不都是早早的来了,我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天了,你看你不就来了吗?快快,你去灶膛里烧火,外婆烧榨面给你们吃。”
“外婆啊,否要这样忙,我们都是吃过早饭来的,点心否吃啦。”阿青站一边和外婆说话,她知道外婆偏疼阿姐些,因为阿姐才几个月大就没了亲爹,老人家未免就特别的心疼,就是她们几个弟弟妹妹呢,对阿姐也是特别的好。
“哪里能否吃点心呢,你们走了这么远的路,肚皮里早就空了,外婆烧出来你们就吃掉,等着啊,外婆就去烧点心来。”
阿辞妈妈早就舀水把锅洗了,又坐到了灶前升起了火来,她知道不让老人烧点心,她反而要不高兴,从小到大每年都是一样的,来了就好菜好饭看待,估摸着他们要来了,一些好吃的都省下来藏着等他们。
阿飞闹着要出去玩,太外公塞给他几颗糖,阿飞剥了一颗含着吃,看小舅舅没有,就塞一颗给他,小舅舅笑着接了。
太外公也塞了几颗给阿青阿辞,阿青不要,都给了阿辞,阿辞看向她妈妈,阿辞妈妈点点头,阿辞也就剥开糖纸吃了,又剥了一颗去灶前塞进妈妈嘴巴里,阿辞妈妈也笑着吃了,又指指太外婆,阿辞就又剥开一颗糖,踮起脚塞到太外婆嘴里,太外婆正低头切着咸ròu,阿辞过去给她塞了颗糖,太外婆含进嘴里笑了起来,这糖甜的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