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没有现成的棉衣可以买,家家户户都得自己做,就算是裁缝店一般也只做棉套,外面那一层还是要自己动手缝的,阿辞奶奶那一辈,是从里到外一身上下都是自己会做的,现在年轻一点的姑娘媳妇却有些手艺是不行了,连衣服都不会做了,鞋底倒还是会纳的,只是不知道阿辞这一辈会不会了。
阿辞的新棉袄也是红色的,正月初一穿个喜庆的颜色讨个好兆头,更衬得阿辞的小脸红扑扑的,早上的早饭是爸爸煮的饺子,因为天气冷,包的饺子自然上冻了,一个个都硬邦邦的,因为正月初一是大家都不干活的,阿辞爸妈都难得的睡了个懒觉,等天光大白才起了床下楼梳洗,因为不要做什么事,早饭也就晚了一些,估摸着两个孩子都要醒了才烧的,阿辞阿飞下楼的时候,两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放在了桌上,爸妈是已经吃过了,这是给他们两姐弟煮的。
阿辞刚要吃饺子的时候,妈妈喊住她:“等等,妈妈泡了糖茶,你先喝糖茶再吃饺子。”
这边潭村的规矩,正月初一先起来喝碗糖茶,一年到头都过好日子,就是去做客呢,进门也是先上一碗糖茶,要是家里有炒了米扁的,就泡一碗米海茶待客,这就很好了,要是米海茶里还加了红枣金桔饼,那这户人家就真的是日子过的很好的,别人都要羡慕了。
妈妈泡的糖茶并不多,就是意思意思,毕竟阿辞还要吃早饭,等下出门进谁家的门都有可能要喝茶,自己家里就少喝了,今天正月初一就是吃喝玩乐的呢。
阿辞和阿飞吃着美味的饺子,还是芋饺和饺子一起煮的,两种不同的饺子浸在热汤里,芋饺透明,饺子白胖,阿辞吃的兴高采烈的,阿飞更是一口一个的吃,当时的饺子也不大,主要馅儿用的也不多。
等两个孩子吃完了早饭,隔壁的奶奶过来喊两个孩子过去,阿辞和阿飞一过去,奶奶就拿了两张五块的,一个孩子给一张算是压岁钱,昨天晚上爸妈也给了孩子们的,不过只是递一下,然后阿辞他们的压岁钱就又给爹妈收走了,说是给存着上学读书用的,阿辞两姐弟还不知道什么是反抗,乖乖的就知道听爸妈的。
现在奶奶给了压岁钱,又要去泡糖茶给两姐弟喝,不过阿辞和阿飞才刚吃完饺子,肚子饱饱的,阿辞妈妈跟着过来的,就对自己婆婆说茶水少一点吧,不过喝是一定要喝的。
等阿辞两姐弟喝了糖茶,阿辞爸妈都各有一碗的,大家都喝完了,又在奶奶家坐了一会,五叔和小叔都一大早就出去玩了并不在家,阿飞喝完了糖茶就坐不住了,跑出奶奶家门,要到前面和江江去玩,但是被妈妈拉住了,今天一家人还要先去外公家里,然后再四处走走玩玩,正月初一是没人干活的,就是走客人都不去的,要初二才开始。
阿辞阿飞跟着爸妈到外公家去,一路上碰到的人都是满脸笑容的,大家都相互说声过年了~,然后是各种问好,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悠闲的人们,今天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往日再勤奋的人,今天都会放下锄头歇一天,老话说正月初一就干活的,要一年辛苦到头的,就是吃药的人呢,只要不是实在太病重,这一天也会停一下药,免得一年到头的都要生病,一年的第一天,总有些各种讲究。
初一这天的太阳很好,虽说还有些微风,但是吹来也并不觉得太冷,只要是坐在太阳底下的,都觉得还算暖和,阿辞看到路边还有几个人围在一起打牌,太阳照的他们暖暖的,脸上都有些红,扑克牌都是很旧了的,打牌的人依然小心的抓着牌玩,围观的人更是多,今天闲着没事满村转悠的人格外的多。
等阿辞他们到了外公家,后门开着,屋子里不见人,但是门前有说话声,阿辞妈妈走过去一看,大家都坐在前门晒太阳呢。
门前的平地上摆了好几条凳子,大家围坐着,中间还有凳子放着个盘,里面都是瓜子花生番薯糕,阿辞妈妈的二叔正说的热闹呢,抬头一看是阿辞一家来了,脸上更是笑起来,“阿琴你来了,贤生也来了啊,阿辞阿飞快来坐。”
阿辞妈妈看了下,阿青在的,贤超也在,小弟也在,就是元东不在,看样子是到订了婚的弟媳妇那去了,自己爹远远坐着,看他们来了倒站了起来走了过来,先摸摸阿飞的头,再对阿辞笑笑,然后就摸了摸口袋,摸出两张五块的,两个孩子一人一张,阿辞妈妈想要推辞,可是阿辞外公哪里听她的,他还能赚钱,一年到头也就这时候给下外甥女和外甥的压岁钱,他自觉还是负担的起的。
阿青见了自己姐姐一家,赶紧的就过来家里要泡糖茶,阿辞妈妈叫她只泡个两碗吧,孩子们都才刚吃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