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寿礼了?准备的是什么寿礼?”严向荣很殷切的看着这个严家最为有出息外甥,急切的问道。
舒鸿煊微微蹙了蹙眉,“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我去京中寻摸过了,实在是找不到好的寿礼,库房里还有一座玉佛,想着不如到时候进献一座玉佛给陛下。”
严向荣也皱起了眉头,“不妥!煊哥儿,你是陛下身边的心腹近臣,你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玉佛这种寿礼并不出挑,这么多朝臣勋贵进献寿礼,肯定会有人跟你一样进献玉佛的。
陛下五十大寿是个顶顶重要的日子,要是进献给陛下的寿礼能让陛下高兴,这可是一个让陛下龙心大悦的好机会,给陛下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说,还很有可能陛下一个高兴就赏赐下一个官职下来,这可是有过先例的。”
舒鸿煊年纪还小,不知道十年前陛下四十大寿的时候,曾有勋贵进献了一份寿礼,让陛下龙心大悦之下直接就给他赏赐了一个官职。
四十大寿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恩典,到了陛下五十大寿的时候,这样的恩典极有可能会再次出现,这也是如今朝臣勋贵们到处寻摸着寿礼的原因。
见舒鸿煊不是很认同的神情,严向荣就明白他的意思,他摆摆手,阻止了舒鸿煊要说的话,继续说道:“大舅舅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是想说,你不用靠着进献寿礼来获取陛下的恩典从而得到官职,大舅舅知道你现在身居要职,是陛下倚重的朝臣。
煊哥儿,你错了,越是这样你的寿礼越不能马虎了事。你的寿礼越是贵重,能让陛下龙心大悦,就说明你越是用心,要的就是陛下知道你上心了,用心了。”
严向荣没有做过皇帝,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可他是一家大商行的主事人,到了他每年生辰的时候,严家在各地的掌柜都会给他送礼,每个人贺礼他都会一一观看,登记在册之后不仅可以看出这些人里面谁的礼最重,谁的礼最用心,谁的礼最薄,谁的礼最马虎随便。
不要小看这个,只单单从这些贺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