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什么地沟油、高致癌毒大米、毛发水勾兑出的毒酱油、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含“瘦ròu精”的猪ròu、用矿物油加工制作的毒瓜子、用加丽素红喂养的鸡所产的红心鸡蛋、用猪大粪浸泡制作臭豆腐、用人尿浸泡的鲜海虾、用硫磺熏白的银耳、红辣椒、花椒和药材、用激素催熟的草莓、猕猴桃、用石蜡做凝固剂的重庆火锅底料、用色素染制的绿茶、用违禁“工业盐”腌制的泡菜、糖精水和色素勾兑的“葡萄酒”等等。
此外还有什么黑心月饼、黑心豆芽、黑馅饺子、毒韭菜、毒香肠、毒火腿、毒蜜枣、毒奶粉和毒桂圆等等……,数都数不清!
民以食为天!
叶泉在心底随便列举一下,就有几十项有毒食品,几乎让人想象不出有什么食品是黑心商人不敢糟蹋的,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感到绝望。
而另一方面,政府机关以及官员家属,包括国有企业、外交人员和国际学校等,却有着自己的特供渠道,哪怕只是一只咸鸭蛋,也要是特供产品。
曾有网友说,正是有了这些特供食品,官员才会漠不关心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这话虽有偏颇之处,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特供食品有多好,举两个例子:
第一,“种猪吃鸡蛋、母猪喝鱼汤”的特供猪,这些猪以野外采食的各种野菜、植物根茎、地瓜、萝卜、菜叶等饲料喂养,绝无其他添加剂,比普通猪出栏晚3个月以上,为了提高繁殖率和种猪质量,种猪每天可以享用两个鸡蛋,哺rǔ期的母猪能喝到鱼汤。
对瘦ròu率的要求也很高,体重不能超110公斤,但不能低于90公斤。
第二,“人比人得死,就算比菜也得扔”的特供菜。
特供菜的生长环境必须空气清新,绿色有机无污染,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准。
保证所有产品原生态,施有机农肥,不打农药,完全采用人工除草,手工除虫,而用来浇灌的水则是无污染的矿泉水。
一方面是越来越恶劣的食品安全环境;另一方面却是政府的不作为,而是去谋求特供渠道。
如果是其他的政府官员来说这件事,叶泉一定会想都不想就拒绝,但穆开民给他帮了不少忙,实在不好拒绝。
见叶泉有些迟疑,穆开民仿佛想到了什么,道:“其实特供菜没外界传的那么夸张,为的也是在采购方面更方便、更安全一些。”
叶泉也知道网络上许多事都会有所夸张,道:“特供菜也许没那么夸张,但现在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一点也不夸张,不,已经不是问题,该称之为‘危机’了。”
穆开民罕见地叹了一口气,放松身体,靠在椅子上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我听蔺丫头说,你准备回老家越安新建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正好我儿子自强现在担任了越安市的市长,如果能成为特供基地的话,至少你的利益是完全能保证的。”
叶泉考虑了一下,道:“穆伯,要我答应也行,但有两个要求。”
叶泉知道政府对特供基地不仅在食品上有严格要求,还有像“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不得往市场上供应等特殊的要求,而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
“你说来听听。”
“第一,我的老家在山区,交通不便,希望政府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上能大力支持;第二,除了食品检验方面,基地其它的事务,政府不得过多干涉和要求。”
穆开民听了哈哈一笑,道:“你这小子,你的蔬菜基地还是没影的事,居然先向政府提起条件来了。”
叶泉不愿多谈,与穆开民达到了初步的意见后,两人又聊了些时事新闻,便提出了告辞。
************************
一个星期不到,蔬果店就已经走上了正轨,附近一些居民也慢慢发现了这个蔬菜卖得极贵、但品质却让人惊喜的店面,每天的营业额都在六千元以上,而且到了下午一点就关门。
甚至,不知是哪位顾客向《江宁生活晚报》报了料,一位记者跑过来专门作了采访。
叶泉自开业后,很少呆在店里,丁雨秋姐妹见了记者,都有些发愣,急忙给叶泉打电话。
这样的好事,若是落在其他的老板身上,只怕要高兴得跳起来,甚至要送些礼品给记者,让对方多说一些好话,但叶泉对蔬菜生意并未放在心上,也就不愿出面,反而在心底生起一丝不妙的感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