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十多米,枝繁叶茂,与外面的香樟树相呼应,龙眼树的树冠不仅覆盖了大半个前院,还伸出一半的树枝,不过,不知是没有人照料还是其它的原因,这棵老树从叶泉上小学开始,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挂果了。
桃源村像这样的百年老树有上百棵,多是香樟树、枫杨树和桂树,也有龙眼树、白果树、柚树和桃树等。
院子的围墙并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个子高的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里面,墙头墙缝长满了银粉背蕨、凤尾蕨和苔藓之类的植物。
叶泉小时候经常捉弄别人,其中常用的办法就是将银粉背蕨的叶子摘下来,然后用叶子背面往别人衣服上一拍,顿时就会在衣服上留下叶片的银粉,勾勒出一个白色的蕨叶痕迹。
桃源村各家的院子有大有小,但基本上的格局都差不多,前面是院子,后面就是菜园,旁边还有厂棚,用来饲养家畜和堆放木柴等。
院子的两侧还种了数十棵果树,品种有桃子、枇杷、石榴和柿子,都是属于叶泉家的园子,桃源村如果要说有什么比城市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每一户占的地盘都不小,像叶泉家,加上后面的菜园和两旁的果园,面积有五亩多,足够修建几座别墅了。
这时,灵犀突然提醒道:“前方发现一棵变异的百年古树,蕴含灵能值72点,建议分解。”
叶泉见灵犀指的是院子里那一棵老龙眼树,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已经许多年不结果的古树居然产生了变异。
桃源村有这么多的百年古树,不知还有没有其它产生了变异的植物,不过,叶泉并不想为了一点灵能值就要毁掉一棵古树,特别是一棵陪伴了自己成长的老树。
**************************
还未将行李搬到院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从离叶泉家最近的一座院子里走了过来。
“叔公,明诚叔。”
叶泉的爷爷奶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村中与他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叔公叶光祖一家。
走在前面的老人就是叶光祖,身后的中年人则是他儿子叶明诚。
叶明昌与叶明诚从小就要好,与亲兄弟无异,两家又是邻居,所以关系一直很好。
叶光祖见了叶泉很是高兴,道:“回来了就好,一起先去吃饭吧。”
叶泉点点头,也不客气,知道他今天中午会回来,叔公一家肯定准备好了午餐。
卸完行李后,见叶泉提了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往他家走去,叶明诚道:“小泉啊,你们一家子怎么每次回来,都往我家送这么东西?”
叶泉笑道:“明诚叔,都是些农村难买到的东西,正好顺路带一些回来,没花多少钱。”
桃源村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和果园,自然不会缺少水果蔬菜,而且极少施肥打药,即使比不上空间出产,也称得上绿色有机食品,所以叶泉送的都是海鲜干货和一些烟酒之类。
进了叔公家的院子,婶子徐凤珍一边擦手,一边迎了出来,带着满脸的笑意,道:“小泉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叶光祖开了一缸陈年的红薯酒,里面泡了些红枣和枸杞子,除了江世宇下午要开车,没有喝外,大家都喝了不少。
第49章 修路架桥
桃源村这边的传统酒席并没有餐桌,也不摆盘子,倒跟火锅有些相似,夏天用电炉灶,天气凉了则围着烧柴的火塘,用一口大锅,先以骨头、鸡ròu猪ròu等打底汤,配好香料,再根据喜好和准备的食材,依次放ròu圆、河鲜、猪杂、豆腐、干货、野味和各种时令蔬菜,一般吃完一样再放一样,喜欢辣味的则自己醮着辣椒酱吃。
喝了半个小时,叶明诚有了些醉意,向叶泉问道:“听你爸说,他连机械厂车间主任的工作都辞了,去帮你看店,那生意肯定很大了,怎么你在电话还说要回老家种菜卖?咱桃源村这么偏僻,每年水果倒是卖了一些,这蔬菜怎么卖出去?你可要想好了,别种出来却找不到销路。”
叶光祖也道:“是啊,小泉,咱十里八乡的,谁不是自己种菜自己吃,要卖的话起码要送到县城去,可一路上的花费就太大了。”
叶泉解释道:“叔公,我用的种子是最新产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城里人特别讲究这些,蔬菜的销路不用愁,而且我这两年在外面赚了一些钱,打算拿出一百五十万,让大伙集点资,再向政府筹些款,把乡里到村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再架一座桥,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