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多了,还可以进行放生,维持南越岭这个族群的数量。
在经过一处山崖时,叶泉又遇到了一个惊喜,有一只棕黄色的金猫爬在一处高约四米的岩石洞里,静静地躺着,如果不是叶泉全范围、无漏洞的念力搜索,绝对难以发现。
而且更让叶泉惊喜的是,在这个石洞的内部,还躺着三只小幼猫!
金猫的别名很多,有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等,比云豹略小,体长80~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
金猫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体色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南越岭当地称之为“黄虎”,喜欢单独活动,夜里出来猎食,白天几乎完全伏着不动。善于爬树,主要捕食鼠、兔、鸟、麝、黄麂和小鹿等,也盗吃家禽,有时还袭击羊和牛犊等。
当地还有“黄虎”能够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的传说。虽然过于夸张,但能让人想象出金猫的性情之凶野和勇猛。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一种叫“彪”的神秘动物,据说指的就是金猫。
因金猫皮的珍贵和人们以金猫骨代豹骨入药,加上食物的缺乏和栖息地的减少,这种动物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
金猫以前在南越岭很常见,叶泉小时候,见过猎人从山里带回一只幼猫来饲养,虽然一直野性难驯,不让人靠近,但捉起老鼠来比家猫要强上数倍。
山崖上的这只母金猫足有二十多斤重,有一身漂亮的暗色花纹,那三个小家伙看起来还不到一个月,浑身毛茸茸的,让叶泉十分喜爱。
叶泉想起院子里越来越嚣张的老鼠,放开精神念力,将金猫母子收进了空间。
那母猫一进入空间,就被环境的异变惊醒,弓着腰站了起来,浑身毛发耸立,见了随后进入空间的叶泉,顿时张牙舞爪,咆哮出声。
叶泉刚上前走了两步,见那母猫为了护崽,向他扑了过来,叶泉吓了一跳,赶紧通过精神念力进行沟通并安抚,好一会,母猫才平息下来,转头照看三只幼崽去了。
叶泉找了一个纸箱,在里面垫了一块旧毛巾,暂时将三只幼崽放在里面,等到家后再安置它们,反正空间里有放养的兔子、山鸡和斑鸠之类,也不用担心这金猫母子挨饿。
好不容易脱离了众人的视线,叶泉自然要在空间里多呆一会,他在九月初种下的五亩水稻,在空间里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已经快要成熟了,特别是生长期最短的响水大米,已经可以收割了。
叶泉打开田埂的口子,开始排水,准备等几天就开始收割。
为了省时省力,叶泉让劳工二号在越安市,分别订购了一台小型水稻收割机和一台小型碾米机。
还有数百亩蔬菜再过几天也将成熟,到时候又有一大笔灵能值进账。
另外,当空间的土地都开发出来,并种满绿色植物时,灵气浓度的提升速度马上就加速了,现在已经达到了30%。
叶泉在十一点钟时,与廖再华等人打了一通电话,报了平安,告诉大家会晚一点回去。
下午三点,叶泉才从另一条路线,向营地赶去,一路上他一共往空间里收了两只画眉、两只寿带鸟、三只喜鹊、四只松雀幼鹰、十九只石蛙和一只黄麂。
鸟类都是叶泉从树下经过时,出其不意地将停在树上的鸟类收进空间的,十几只石蛙有大有小,是在一条山溪边找到的。
松雀鹰是中等体型的猛禽,主要捕食鼠类、小鸟和昆虫等动物。成年雄鸟上体深灰色,有黑色髭纹。雌鸟下体多具红褐色横斑,背部和尾部呈褐色而具深色横纹。
松雀鹰通常栖息于海拔2800公尺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冬季时则会到海拔较低的山区活动,松雀鹰警惕性很高,人很难接近,叶泉也是在一棵高达二十米的大树上找到了松雀鹰的巢穴,将四只羽毛刚刚丰满,即将离巢的幼鹰给收进了空间。
石蛙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其ròu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不管是味道还是价格都要超过田鸡、牛蛙等同类。
黄麂,又叫赤麂、黄猄等,当地人俗称“麂子”,
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为鲜棕色,外形像是一头小鹿。
黄麂是食草动物,以种子、青草、嫩叶或树枝为食,但与金猫、云豹等r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