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个长宽超过了一千米的不规则物体沉入海中。
万能制造基地日夜不停工,这段时间的成果就是打造一个海洋基地的核心——能源中心和制造中心,其中包括数以千计的各类机器人。
年初,在下水了“海龙号”后,叶泉又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陆续下水了另外三艘同类型的海洋采矿潜艇,叶泉也懒得另外取名,分别叫海龙二号、三号和四号,与“海龙号”相比,后继的潜艇更注重采矿能力,没有装备洲际导弹,只保留了基本的自卫能力。
当然,这个“基本的自卫能力”是相对的,要是叶泉愿意,一艘采矿潜艇挑翻利坚国一个航母战斗群是没有问题的。
仅仅四艘采矿潜艇,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在太平洋中采集、提炼了上千万吨各类矿产资源,并储存在12个隐秘地点。
这些矿产资源叶泉没打算就这样储存着,而是决定建造一个巨大无比的海洋基地,作为他的另一个基地和杀手锏。
现在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海底基地,但多数是用于科研、军事和观光,最多居住数十上百人。
在叶泉的计划中,这个海洋基地的科技程度至少要达到二级文明的巅峰,领先地球一百年以上,部分关键设施如能源、预警、武器系统等将使用三级文明的技术,规模至少能居住十万人,完全就是一个海底的小城市,并且能在大洋中进行机动。
至于用途,也将包括科研、军事、制造和居住等。
全权掌控基地的是一个名为“龙王”的超级智脑,其智能程度与藏龙基地的“女娲”相等,还在罗刹女之上,通过采集海底资源,制造出更多的机器人,以能源中心、制造中心为基地核心,将慢慢完善出科研区、生态居住区等组成部分。
第315章 地下基地
有了海洋基地,自然少不了地下基地,位于缅国北部山区内的藏龙基地,此时主体部分已经完工,还有一些配套工程在建设中,但已经不影响使用。
这个纯粹以军事科研和制造为用途的地下基地,挖空了两座大山,深入地底数百米,装备了大型激光防护系统、防卫星干扰迷惑系统、反物质洲际导弹、智能巡航导弹、垂直起降无人战机、运输机等,基地外围布置了八十多名生化机械士兵,基地内则有五百名机器人进行守卫。
也许是受科幻电影的影响,叶泉更加偏爱作战效率不是最好、但样子更顺眼的人型机器人。
基地里的守卫机器人型号为cl200,空间智能“灵犀”设计,通过万能制造基地生产,手中的武器为大口径机枪,至于外形,不像电影《终结者》中经典角色t-800/850那样高大威猛、狰狞强壮,反而更像《我,机器人》中的家政型机器人,身体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纳米金属打造,纤细而苗条,但力大无穷、灵活快速,唯一的缺点就是智能比较低下,反应迟钝。
只有更高一级的智能进行遥控指挥,这些机器人才能发挥出所有的能力,就是一般的异能者和强化者都不是对手。
叶泉也准备转移一些涉及高度军事机密的实验室进驻基地,比如空间里正研制基因强化剂的人体基因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和人体异能实验室等。
当叶泉赶到藏龙基地时,叶广已经在等候,黑龙军为了报复利坚国的行动,刚刚袭击了利坚国军队在缅国的秘密基地,超过100多名利坚国士兵在这次袭击中伤亡,其中一半以上是精锐的特种兵战士。
虽然这次行动是通过导弹进行突然袭击,并没有暴露黑龙军的行踪,但天底下敢袭击利坚国军队并造成惨痛损失的势力屈指可数,在缅国境内。更是只有黑龙军嫌疑最大,叶广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位地球霸主的反应。
叶泉倒没有担心太多,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随着黑龙军的逐渐壮大,迟早是要与利坚国对抗的。现在只是提前一些。好在缅国虽乱,总是主权国家,利坚国不可能大动干戈。”
整个地下基地分为多层。面积庞大,设备先进,但没有什么好参观的,因为太冷清,除了防卫的机器人士兵,就是几个刚搬进来的实验室正在开展工作。
基地智脑“女娲”通过虚拟投影,化身为一个美艳绝伦的古装女子,一身五彩长裙,仙气十足。时时出现在路口、关卡等地方,为叶泉指路介绍。
整个基地里都没有多少活人,维持基地运转完全依靠“女娲”的安排,几乎所有地方都有摄像头、交流设备和自动武器等,“女娲”的身影无所不在,只要这个超级智脑不出问题。没有任何人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