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二号计划形成于1982年的一次科学家会议,于1987年建造,历时8年才完工。
它占地128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耗资1.5亿美元。
这是一座巨型的封闭环境,有居住区、热带雨林、红树林沼泽、热带草原、沙漠等,甚至还有一片可容纳珊瑚礁、能掀起阵阵海浪的“迷你海洋”。
还有一个很大的集约农业区,用来种植食物,配备有完善的农业设备,包括一台打谷机。
这个封闭结构在密闭状态下可以作为月球、火星殖民的实验基地、潜在核大战后的庇护所,也可以用作居住型实验室,对地球整个生态系统与环境进行大尺度研究。
生物圈内共有约4000个物种,其中动物、植物约3000种,微生物约1000种,它们分别来自于世界各地。
1991年,有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走出,在里面停留了21个月。
期间,这些“生物圈人”吃的食物全是自己种的,喝的是循环水,呼吸的氧气则来源于植物,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
1994年,科学家第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走出。他们在这期间对大气、水和废物循环利用及食物生产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科学研究。
可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太多的漏洞和问题:没有完善、严密的研究计划;生物圈2号的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降雨失控、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还有病虫害肆虐,黑蚂蚁爬满了建筑物等等。
最终经广泛讨论,科学家们确认“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也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
虽然这次大型实验以失败告终,但生物圈二号无论从规模、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均堪称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生物圈三号吸取了教训,技术更先进、占地面积更大、先期准备更充分,包括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等。
在未来的“天宫”空间站上,也会实验植物在失重环境中的生长和培育。
利坚国、罗刹国等国已在空间站上培育了豌豆、小麦、玉米、稻谷、洋葱、兰花等100多种植物,果蝇、蜘蛛、鱼类等动物在失重状态下也可以生长、繁育。
如果这些技术能应用到宇宙航行和外星殖民上,人类的生存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第455章 震撼上映
三月份,自从新华国、华龙国和东方集团联合推进的空间站、登月等计划公开后,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热议。
虽然外界还不知道“天宫”空间站,将在两年内建成的惊人计划,但单是比国际空间站大10倍这一点,就足够让所有人吃惊了。
国外媒体多数执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
但不管怎样,大家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太空,就连不少国家都加快对太空的探索计划。
《星际探险》的内容正好与太空计划相契合,趁着这股全民太空热,加上两部精彩的预告片进行了预热,电影的宣传工作十分顺利。
18日,《星际探险》在天京刚开业的星河电影院,举办了全球第一场试映会。
此次试映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各大媒体,作为全球第一批有幸得以观看iax3d版以及全息投影版《星际探索》的观众。
影片放映结束后,全场媒体观众全体起立掌声雷动,一时间好评如潮,口碑在电影尚未公映就已爆棚。
观看了两个版本的媒体记者、影评人等,分别在媒体、网络上发表了一篇篇充满了赞美之词的评论文章。
《国产电影进军太空》
《特效惊人,堪比阿凡达》
《电影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全息投影,星河影业将引领潮流》
……
22日,《星际探险》在全球正式上公映,星河院线在全球40多个大城市的全息投影电影院也同时开业。
叶婷平时也爱看电影,以她的身份,在公映的第一天。就拿到了四张《星际探险》全息投影电影票,叫上要好的几个同学,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