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起做,然后再一起卖出去。”
沈云锦拿着竹条,微微有些诧异,:“菱儿,这可是你的手艺,你不必教我的,而且咱们要是一起编竹筐,一旦编多了未必全能卖出去那该怎么办,会影响到你赚钱的,还是算了。”
她想着自己每天卖糕点已经能够挣一些钱了,她不想再掺和周菱儿的小生意,免得拖累到周菱儿。
不过,周菱儿倒不这么想,她笑道,:“你说什么傻话呢,你不是也教我怎么做南瓜饼和招牌糕了吗,你那么宝贵的手艺都能拿来分享给我,我这点儿又算什么。”
因为她喜欢吃南瓜饼和招牌糕,沈云锦之前就教过她如何去做,因为她们俩是互相信任的朋友,所以沈云锦在教她的时候也是尽心尽力,没有任何保留。
周菱儿又说道,:“你放心,咱们俩一起编竹筐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要想编成一个竹筐是要花不少时间的,一天的空闲时间也顶多只够编三四个的,如果竹筐真的能卖出去,一天三四个哪里够买,所以你要是和我一起做,不仅不会影响到我,反而还会帮到我呢,咱们是好朋友,一起合作没有什么问题。”
沈云锦想了一下,她觉得菱儿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她便同意和周菱儿一起编竹筐,然后再一起拿去镇上卖。
周菱儿说的果然没错,编竹筐只要掌握了关键的技巧,其实是真的一点儿也不难,不出半天假时间,沈云锦已经学会了三个竹筐的编法,而且更加可贵的是,她编的小筐看起来和周菱儿做的差不多,都很精致。
接下来的两天,沈云锦又向周菱儿学会了另外三种样式的编法,学成之后,她们俩就开始准备把竹筐拿去镇上卖的事情了。
又过了一天,沈云锦和周菱儿一共做好了二十个小竹筐,六种样式的都有,她们决定先拿这二十个去镇上尝试一下。
早晨的时候,沈云锦一如既往带着她做好的糕点,周菱儿就拿着一个大竹篓,里面装着这二十个小竹筐,一起到村口坐上了牛车,去了镇上。
到了之后,沈云锦在她一贯摆摊的地方,把招牌支了起来,又把糕点摆在面前,而周菱儿就在她旁边的一块空位置上,把这些竹筐摆了出来。
准备好了之后,周菱儿嘀咕道,:“云锦,咱们光顾着编筐,都还没想这一个该卖多少钱呢,你觉得,卖多少合适?”
沈云锦琢磨了一下,:“我觉得吧,那两个小一点儿的就一个六文钱吧,后面那两种方形的竹筐编的要复杂一些,一个十文比较合适,另外那两种就一个八文吧,你觉得呢?”
周菱儿蹲在地上,点了点头,:“我觉得可以,这种东西大家就是图一个好玩儿,贵了就没人买了,可要是再便宜了那也不值得咱们这么辛苦,就这个价正好,应该是可以。”
她算了下,她一天能做四个左右,要是卖的好的话,一天就能有三四十文钱入账,这些钱何止是零花,都能够她和她娘每日的吃穿用度了,已经超出了她的期望。
现在,关键就在于到底有没有人来买了。
一开始,没什么人过来问她们卖的小竹筐,大多数路过的人只是瞥了一眼就过去了,压根就没有要买的意思。
周菱儿眼巴巴看着沈云锦的糕点很快都卖出一半了,回头客都有很多,可她面前的竹筐却还是无人问津,她的心里可叫一个急啊,她可不想白忙活这么几天。
沈云锦看着就更是着急了,毕竟这是她出的主意,要是最后才发现这不是个好点子,那不就要让周菱儿空欢喜一场了吗。
她忍不住吆喝了两声,还让来买自己点心的客人也去看看旁边的竹筐,在她费了一番口舌之下,终于有人注意到这些别致小巧的竹筐了。
有几个人拿起了小竹筐看了看,其中有三个人最终掏出了几文钱,各自买了一个小竹筐回去。
这就算是开张了。
正文 第六十章 赚钱好门道
渐渐的,过来看小竹筐的客人越来越多了,大家看到编的这么别致的竹筐,都表示很有兴趣。有至少一半的人在看完之后,都掏出钱买了一个,一下子,竹筐的生意就变得好了起来。
没过多久,周菱儿面前的小竹筐就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她拿来的钱袋子,也不再空空如也,而是装满了铜板。
周菱儿抱着钱袋子,很是高兴,虽然钱袋里面都是一文钱一文钱的,加在一起也不算太多,但是一天之内就能赚到满满一小袋的铜板,对她而言这也算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她笑着对沈云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