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她遇到了向外走的冯孝安,高易诚和高万金。
出于礼节,李媒婆不得不上前强笑着打招呼,却不料冯孝安颇有深意地警告她,“李家妹子,来我这岳良村有好事吧?哈哈哈……是好事就好啊。不过,我村里的人可不能随便乱指鸳鸯配,不然我老头子第一个不答应。”
“我……哼!”李媒婆闻言欲恼,可想想自己现在还得罪不起这个村正,就冷哼一声把脸一扭,没搭腔,气哼哼地随着白芷和薛氏进了上房。
一到房门前,满脸怒气的李媒婆立马就换上了笑脸,描眉画眼的一张老脸堆成了菊花状,似乎是浑身都透着喜气,一样手里的锦帕,高声笑道,“哎哟哟,萧家娘子啊,喜事来了,大喜事啊。”
萧玉莲站起身,迎了两步,微微屈膝行礼,“是李婶子来了?快请坐请坐。白芷,煮茶。”
又是“煮茶”!
白芷答应一声下去了。
薛氏则站在萧玉莲身侧,垂眸收眉,面色平常。
“李婶子今日前来,不知我萧家旧宅有何大喜事?我家现在还没有敢要劳动婶子的人,您是不是走错了门?”
这李媒婆闻言,心里很是不屑,对穿着普通衣裳的萧玉莲很是不入眼。
她临来之时,那康景林的娘和萧茂斌的媳妇萧安氏,将萧玉莲夸成了一朵花,说她现在不但过好了,而且还很有钱。说她若能将这件亲事给说成了,那谢礼肯定是不少的。几两银子对萧玉莲来说,那可是不入眼的。
于是李媒婆这才冒着大冷天的han气,坐着萧茂斌家的牛车,由康景林赶着,就来到了岳良村村外的旧宅。
因为怕引起萧玉莲的不快,康景林没敢露面,只是躲在牛车里等着李媒婆的喜讯!
听话听音,李媒婆刚说有大喜事,萧玉莲立马就将她后头的话给堵上了,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的。
哼!什么东西?一个和离妇,装什么装?嘴上这么说,心里指不定是怎么着急呢,要不然,这和离才没几天,那从小长大的汉子就找上门来?说没劈腿谁信?
心思肮脏的李媒婆暗自讥讽着萧玉莲,可脸上的菊花笑更浓了,“哎哟哟,你说你这孩子,啥敢劳动不劳动婶子的?跟婶子还客气啥?
玉莲哪,当初你嫁给崔家呀,就是婶子给你保的媒,这都说啊,一回生两回熟,你跟婶子也不是初次交往了,就甭客气了。”
敢情原主被送进火坑,就是这个人与那萧茂斌和萧安氏做下的“好事”!
萧玉莲方才还有点笑模样,闻言顿时冷了下来,“今日婶子有事就说吧。不过,我先提醒您一句,我家没有要嫁娶之人,若是您为这件事儿而来,就不必开口了。”
“呃……”李媒婆一噎,心里暗骂道,小贱妇,不为了保媒拉纤,我一大把年纪上你家做什么?大冬天吃饱饭撑得没事干?
小贱妇装的倒挺像,可心里不知怎么着急要嫁给康家这小子呢。要不然你暗自托了你大伯母来求我做什么?
家长里短是非忙 第一百二十二章 好人没入我的眼
原来,这萧安氏见说不动李媒婆来岳良村为康景林说媒,就编了个谎言,说是萧玉莲自己不好意思出面,便托了她这大伯母来给说项得的。
而李媒婆当时也是被康景林老娘东挪西借讨来的几两银子给晃花了眼,就没细思细想这里面有什么不对,便满口答应下来前往岳良村走一遭。
李媒婆这也是人精过头了,她就没想想,人家闺女即使是二嫁,哪有当爹娘不出头,却让一个伯父伯母出头的道理?
这也是人太精明了,便做了傻事儿!李媒婆还信以为真,这桩婚事是萧玉莲同意的,她来跑一趟腿,算是捡现成的好处了!
想到这儿,李媒婆咧着大厚嘴唇子嘎嘎地笑道,“哎哟我说玉莲哪,这话让你说的,你家怎么就没有要嫁人的人?嗯?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哪,你不就是嘛?
我跟你说啊玉莲哪,婶子这次来呀,可是受了人家重托的,人家说了,玉莲你哪哪都好啊,早就入了人家的眼了。这不,人家一番诚心实意的哀求,我老人家也不辞辛苦了,大冬天的给你跑这趟腿。”
“李婶子,您是不是弄错人了?玉莲何时说过要嫁人了?”萧玉莲淡淡地道,“您放心,如果玉莲有嫁人的心思,定然会麻烦您来给搭桥牵线的。只是,这次就要您空跑了。”
居然连问都不问保得是谁,难道这萧氏玉莲真是没有嫁人的意思?
李媒婆这时候才觉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