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会接触到这些,否则的话一般不显露于人前。”
“看来你二叔现在已经把这些人脉交给你了!”
贾蔷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二叔的确让他接触了一些,交给他的都是贾家在江南的布局,这些人脉他上一世也接触过,二叔在被发配充军边疆之后,临走之前把这些人脉都交给了他,这里头有的人还愿意看再贾家当年扶持的份上愿意帮他一帮,也有的人完全不再搭理他,不过好在这些人脉布局原本就是为了在家族遇难之时发挥作用的,所以家主在扶持一些人之后也会留下一些把柄交给后人,不过贾蔷不敢做的太过分,而是选了一些还能够威胁的到的,也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人来联系。
不过关于军营里的人脉,他也只是在二叔走了之后听跟在他身边的老仆人说过几句,至于具体情况如何,他其实并不清楚,大概是因为他当年选择了去江南,二叔觉得这些人手交给他没什么用,所以也就没提,而这一世二叔自然也不会提,不过现在这话只是拿来说给宝亲王听的,有个大概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家的情况,这几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四王八公之间的联系已经渐渐淡了,但是事实上是底下还是会互通有无的,大家也会在做某些事的时候互相帮忙,所以贾珍才会知道其他家族也在私底下培养自己的人手。
宝亲王忍不住眯起了眼睛,看来他确实是小瞧了那些勋贵的力量,以为他们已经没落下去,只能靠着祖上的荣光,躺在功劳簿上吃饭。现在看来那些老将军们的当年能够创下那么大的基业,哪一个也不是傻子,都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后路。关键时候,这些经营的人手可是可以从皇家那里换来一线生路的,也可以为子孙留下一条出路,为家族的重新复起创下条件。
“你说的的确够诱人,但是既然四王八公经营的兵权,都在父皇的掌握之内,若是本王从他们手中接下了这些兵权,那么父皇岂会不知?”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皇上,不过这件事情也可以看作是对皇上的底线的一次试探。若是皇上不允许王爷接下这些兵权,那就意味着皇上对王爷的放权并不是真心实意,那么王爷便可以将手底下的动作全都收回去,老老实实的做个孝顺儿子。若是皇上默许了您的动作,那么您接下来的行动就可以大胆一些。”
“的确,王爷,贾公子的想法很有道理。”从刚才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年人,适当的开口了:“现在皇上对王爷表露出支持的态度,但是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背后有什么谋划,都不是我们这些臣下能够知道的。所以适当的试探一下皇上的想法是必须的!”
“那这会不会惹怒父皇?”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若是皇上这些日子对王爷的支持不过是为了某些目的,那么即便皇上对王爷的动作不满意,也只是会警告王爷,而不会真的动手。而若是皇上默许了王爷的动作,那么咱们就可以趁机把兵权抓到手中。只有抓到自己手里的,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
宝亲王想了想,犹豫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既然先生和安宁都这么说,那么本王也就下定决心了!”
虽然这件事有一些风险,但是兵权的诱惑力太大,宝亲王也觉得值得冒一冒险。
更何况父皇现在突然放权让他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皇家可不讲什么父子亲情,若他不过是父皇局中的一枚棋子,那么他就必须要有做好棋子的觉悟,在为父皇冲锋陷阵之时还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免得从的太过把自己的小命都给丢了。
“王爷既然已经下定决心,那么,就听一听贾公子的建议吧,说起来我也很好奇贾公子究竟有什么法子可以收服,是王八功,虽说这几年是王八宫已经渐渐没落,但是那些人还一直以功臣之后自居,而且他们一向心高气傲,便是皇子也很难让他们心服口服,尤其是南宁王府,近几年,皇上有意收回南宁王府的兵权,朝廷已与南宁王府面和心不和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我很好奇贾公子有什么法子,能让他们向王爷臣服。”
“算不得什么好法子,只要抓住他们的软肋便可以了。王爷应该清楚当年四王八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路,一条是放弃兵权,从武转文,不过这条路却很难走,就我所知,里面成就最高的便是我叔公,不过即便是我叔公通过了考科举留在了翰林院,到最后还是被排挤,心灰意冷,无奈出家,其余的要么是通文官联姻,要么是鞭策子弟下场科举,但是没一个成功的。另外一条路便是紧握手中的兵权,便如现在的南宁王府和东平王府。前者很容易收买,子孙不继便是他们的最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