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董海很是不服,当年他考中头名状元也只不过是个刑部少卿,现在这个昔日同窗高恒真是平步青云,当时就封了个督查巡按,真是爹不同,境遇自然不同。
确实比不得。
但,跟下来几天后,他又不得不佩服,说话有条有理,看过的文件过目不忘,精明强干从不脱机带水。比那些做过几十年官职的人都干练,.....
很不像他印象里的高恒,只是个京城阔少里不学无术的混混,学馆时气老师打同学那是常事,整日的拼银子拼爹罢了。
准备了十天,这日上朝跟皇上辞行,高恒突然提出让董海做他的副手与他同行,如遇解不了的冤假错案,董海是大理寺少卿,经验丰富可以大展身手辅助他为民做主。
明帝准奏,董海心里一阵欢喜,没想到高恒能要求带他,真是欣喜若狂。
散朝后董海紧走几步追上高恒,“多谢高大人知遇之恩,董海不胜感激,必当竭尽所能报答高大人。”
少君也不看他,淡淡道;“无需多想,看你闲的无所事事,不如出去随我走走,有美男再侧心满意足。”
“啊?”董海望着远去的高恒背影嘿嘿轻笑几声,这人开玩笑居然都是这么一本正经。
走到他身边的韩荣从后背轻轻拍了他一下,“董大人怎会如此高兴?”董海吓的踉跄了几步,韩荣赶紧扶着他。
董海看着自己的昔日同窗扶着他,不免有些心热脸红,“多谢韩大人伸以援手。”董海的话一语双关。
董海对韩荣素有感激之情,董海家境贫han,但成绩总是第一名,高恒不欺负他已是万幸,所以从未帮过他。
韩荣却不同,当时董海从不吃午饭,韩荣就拿众人吃剩下的接济他,起初,他爱面子不肯吃,后来曾有几次饿晕后,就只好接受了,不吃,命将休已。
人在屋檐下,怎可不低头,人穷志短,不得不为生存而如此罢了,得一人赞助才过此难关,如若不然恐难成今日之作为,自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还没这个机会,来日方长。
...
高恒在家歇了三天,让小七按照少辛和青莲和十一的身量做了几套男装,小七也没问出门去办了。
他在家,每日陪着少辛,玩牌,赏花,观月。......
第三日寅时刚过就早早起床,让十一,青莲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