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呼啸的北风夹杂着漫天大雪,铺满整个京城,连皇宫的红瓦都被大雪覆盖上了皑皑白色,给燕京带来一丝沉重。
燕国百余年历史,也曾走过强盛,到这代却衰落很多,加之皇上刚即位不久,宫内宫外无人扶持,很有些心怀抱负无地施展。
早朝上,皇上俯视着群臣,一眼看到人群里的高恒,高挑的身姿,挺括的站在人群里有些卓尔不群。
皇上赞许的看着群臣里的高恒,他现在正好碰到高恒这个想干实事的,俩人一拍即合,确实心心相惜。
高恒可否有此同感,出京只一个多月,高恒就雷厉风行的审了几个威震四方的案子,让他名声大振,正好借此东风能够大干一场。
皇上的测试也算满意,高恒正是他想要的良臣,高恒的所作所为与高扩等人很是不同,也算是燕国的一股清流,现在给予重任希望高恒是同舟共济之人。
皇上望着众臣,“众爱卿,可有何本奏,还有谁对大燕国有所良策?”皇上由于心情好,说话语气温和不少。
众臣看看都默不作声,高恒忽然出班向上拱手道;“皇上,臣有本启奏。”
皇上见了心里一喜,脸上带了丝柔和道;“爱卿请讲。”
“皇上,明年开武科举,设立校场,不管是占山的,犯罪的,只要不是重罪,就都可以前来比武应试,前一万名都可以做官,皇上以为如何?”高恒道。
众大臣听完议论纷纷,这要是把山大王都招和罪犯都招到朝廷来,这朝廷什么了?岂不是乱套了。
众人都看向高扩,希望他能阻拦一下,高扩也是一愣,高恒有这想法,却跟他只字未提,这儿子太有主见了。
他也不希望这样,现在朝廷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如果哪天注入了新鲜血液,那管理起来恐怕就更难了,如控制不好,被别人夺了权,他这些年的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了。
但这件事是他儿子提出来的,总不能第一步就给他打击,高扩权衡利弊,高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起三年前,对于大燕国就是个耻辱,当时蜀南国突然出兵,已经打下几个城池,大燕国无兵无将,只能启用德妃娘娘领兵带队。
满朝男儿,却只能由一女子出谋划策岂不是羞煞男儿,这次,他是同意的,先兵强马壮才能国富民强,希望众臣也同意此事。
高扩一发话,能有几人不听,秦有却是有些烦闷,他这个大司马本就是,娘亲活着时为他争取到的,现在如果开武科举,若有了人才他的官位恐怕难保。
他有心持不同态度,但看皇上高氏父子俩实在不得,他也只好投了赞成,佯装同意此事。
皇上一听喜上眉梢,手拍御书案,“好,就这么定了,各部门都着手准备,各府各县都张贴告示,然后报名,退朝,高恒,董海留下。”
皇上看着下方站立的高恒,让房公公守着,自己缓步走下台阶,一把拉了高恒的手,“今后朕与爱卿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定要这大燕国在朕这代强大。”
“皇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二人相视而笑,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君臣此时的心确实靠的很近,通过手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温暖。
“哈哈哈哈哈。”两个人开怀的笑着,尴尬的松开了彼此的手,这一握,少君决定帮他一帮,也帮一帮自己,决定借用皇上的天下做些事情。
从皇宫出来,少君远远看见等在马车旁站着的亭亭玉立少辛,褐色的斗篷,裘皮的冬帽,穿在身上,宛若翩翩少年郎,耐看的很。
“秦跃。”少君欢快的叫着他给辛儿新取的名字,升华飞跃。
少辛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新名字,少君走到少辛身旁,笑声低声道;“辛儿。”
少辛猛回头,忽然想起,秦跃叫的是他,昨晚高恒为她取的,刚只顾了出神忘记了,少辛不好意思的冲着少君笑笑。
少君好久没看到辛儿对自己笑了,一时竞有些失神,辛儿的灿烂笑意,令他如沐春风般神魂颠倒。
少君愣了片刻,少辛却早已上了车,少君也坐到车里,小七和十一坐在左右车辕上,车轮滚滚往德胜大街而去。
来到风云居,几个人上楼,二楼雅座,要了两桌,董海,韩荣,李渔高恒,少辛一桌。
十一,小七,司徒佐南郭佑,董平一桌,众人落了座,伙计忙过来上菜。
众人边吃边聊,董海起身敬少君,“高大人,多谢你带董海去这一趟,回来还能和高大人同部门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