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安危,更加不会怨恨陛下。”
文昌帝道:“朕倒是想知道你为何如此坚信你父亲是冤枉的?”
凌云道:“一个看得到民生艰苦,并努力找到了解决办法的人,又怎么会去贪污民脂民膏呢?”
“这么说他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了?”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
凌云回禀道:“这几年父亲一直在找庄稼产量不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皇帝问道:“是何原因?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凌云道:“经过父亲的观察,发现庄稼难以丰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地含盐分太高。”
皇帝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样的原因倒是第一次听说,真的是这个原因?”
凌云道:“不敢欺瞒陛下。”
“解决办法说来听听。”
凌云道:“我臣女也只是偶然听父亲提起过,并没有详细了解,在这里就简单说说,治理盐碱地的措施主意有水利改良措施,其中又包括灌溉、排水、放淤、防渗等措施;农业改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改良耕作、轮作、间种套种等;当然还可以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等三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文昌帝疑惑道:“此法当真有效?”
凌云道:“臣女父亲耗时几年,今年已经在臣女的田庄上尝试成功了,能提高收成三成左右,近日父亲正准备上奏折,没想到出了被冤枉一事。”
文昌帝听完凌云的话,陷入沉思,不管是不是萧岳自己想出来的办法,有一点可以肯定,萧凌云说的解决方法是真的,效果也相差无几,她绝对不敢在这上面骗自己,不然后果很严重。
对文昌帝来说,谁想出的办法不是重点,办法有用才是关键,能够提高土地收成,从而增加国库税收才是他关心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夏国库收入严重不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国库没钱,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甚至在别国面前底气不足。
过了好一会儿文昌帝回过神来,说道:“看来萧爱卿真是被冤枉的,朕相信他这样为国为民的官员是绝对做不出贪污受贿的事。”
果然皇帝当久了,妥妥的演技派,瞬间进入一个相信忠臣的明君角色。
凌云道:“陛下圣明,臣女父亲向来都是于民于君都是尽心尽力的,只是父亲在国库增收这件事上为君分忧,他需要一个说话有分量的身份。”
皇帝听到凌云这么说,自然知道这是在向自己要补偿了,毕竟无缘无故被下狱,又给自己送了不少钱,还献上了解决税收难题的办法,也是该有点收获的。皇帝陛下也不吝啬,对于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他也不在乎给点好处。
“前不久户部尚书告老,朕一直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看来这下问题解决了。”
“陛下,臣女斗胆问一句,父亲既然是被冤枉的,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你直接去大牢接他回家吧!无辜受冤,朕会还他清白。”
凌云道:“多谢陛下,臣女告退。”
凌云退出了青云亭,走过来一个宫女领着她出宫门。
文昌帝看着凌云离开的身影,想到刚开始庆王和自己说萧岳的女儿,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挣下数量那般可观的产业的时候,自己觉得难以相信,可今天见过之后,经过一番交谈,他觉得萧岳这个女儿果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在一个帝王面前也面不改色,说话圆滑而不失伶俐,陈述时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永瑞想算计她却自己失了面子也是正常,一般人还真不是她的对手。
凌云出了宫门,直奔刑部大牢而去,这次刑部大牢的人看到凌云的态度和昨天截然不同,显然是得到上面的吩咐了。
凌云被领进牢房时,萧岳正坐着发呆,看到凌云过来了,眼神一亮,问道:“凌儿怎么来了?”
凌云调皮道:“还能干嘛,当然是来接父亲回家啊。”
萧岳道:“可是……”
此时,狱卒已经打开了门,说道:“萧大人请。”
萧岳愣了一会儿,然后满脸疑惑的走了出来。
朝凌云问道:“真的可以回家了?”真是让人费解,莫名其妙的进来,然后又莫名其妙的出去了。
凌云道:“当然,陛下金口玉言,还能有假。”
凌云和萧岳一起走出了刑部大牢,坐上马车前往萧府。
第二十七章 补偿
景亦安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