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兵权不得半点相让,更容不得半点马虎!赵之桢深知自己在文官之中根基有限,而太子被废,他大哥也没能如愿,这就不知牵连了多少人家,如今这些人也正暗地里打着乱七八糟的主意,不过他们再搅风搅雨,赵之桢只要攥住兵权,就不必担心无法收场。
当着元chūn,他老实地道出心中忧虑,我不怕那些人闹腾得凶,北面我心里有数,可南面变数未免大了些!”
话说大齐不过三支真正称得上jīng锐之师的大军:禁卫军加京郊大营,这是守卫皇宫并京城的力量,战斗力自不必说;其次便是北方大营,这是靠着与彪悍的北狄骑兵常年作战,历练出的百战之兵;而第三支,其实就是温家两代人倾尽心血~操~练出的南方军了。
提到平南王,元chūn也颇为感慨:平南王几代经营,称得上富可敌国,用银钱也雇佣和收买了不少好手,可即便如此在南方军的围堵之下,也冲不出西南,只得死守住地盘并虎视眈眈,只等抓住个好机会”一举北上:估计平南王没少叹息,太子和费家蓄力多年,闹个宫变怎么就只坚持了一晚不到?!这太子可真无能,难怪被废!
赵之桢眼见元chūn半天没答话,忽地问道,你侄儿怎么样?”
元chūn惊讶道:蓉哥儿才二十……”她听得明白,圣上的意思不过是直接~夺~权不易,不如分权。可派蓉哥儿去分温家之权,怕是回不来了呢。”
赵之桢闻言大笑,你太实诚了。”顿了顿,才认真道,蓉哥儿有功,先从他父亲那袭爵再说。过些日子,我想让他去南面历练一番,再把看到的听到的细细报来。”
贾珍也曾心向废太子,这回只是夺爵,已是圣上宽宏。这个前世几乎把宁荣两府一起拖入万劫不复之地的罪魁祸首,能落得这般下场,元chūn十分满意:若真是一板一眼地给贾珍议罪,娘家的体面就不用想了!
圣上有心给自家机会,无奈家里挑来选去,也只有哥哥和侄儿能入得圣上法眼……元chūngān脆要求道:让我哥哥和侄儿进宫,见上一面如何?”
赵之桢痛快应了。
赵之桢已然打定主意,对温家要再温柔一点,谁知第二日见到父皇,太上皇先给了他一个惊喜:温家老太爷致仕,就在京中养老,而他的长子依旧在南面带兵,次子则调入禁卫军任职。
太上皇徐徐道:那老头子胆气倒足,跟我抱怨你那二哥向来气量小,不记得别人带他的好,只要与旁人有些许不快,他都要放在心上。”
赵之桢目光一凝,也坦然承认道,儿子心眼儿也小了一回。”
太上皇微笑道:不,你做得很好。”
当温家也表了忠心之后,赵之桢调兵遣将越发自如。当韩皇后的父亲收到旨意,要他jiāo出兵权进京述职的时候,他早没了讨价还价的心思。
不过,贾珠和贾蓉还没见着,元chūn倒先跟母亲王夫人以及嫂子李纨说起了闲话:做了贵妃,娘家人可是能定期进宫拜见的。
王夫人见女儿jīng神尚好,才小心道,老爷在家里……也一直担心您。”
什么担心我啊……元chūn微微一笑:圣上如今的jīng力全在整兵上,哥哥的封赏还没下来,父亲又跟伯父在宫变当夜做了糊涂事”,他是怕因为这件事儿牵连哥哥,这才让母亲来问个明白。
元chūn摆了摆手,无需担心。”又问起家人近况,得知都挺不错,她自然关心起弟弟妹妹的婚事——尤其是迎chūn,虽然跟这个妹妹关系平平,但给她挑个厚道的人家,总能办得到。
王夫人倒是误会了,宝玉跟姐姐妹妹们都很和睦,”说到这里,微微低了头,薛家倒是有心……送女儿进宫来长长见识,谋个官身。”
宫中女官出宫后,压根不愁嫁。
元chūn跟赵之桢相处得久了,身上也带了几分气势。王夫人如今也有些怵头这个向来说一不二又尊贵无比的女儿,薛姨妈的原话她压根不敢转述。
薛姨妈正是想走元chūn的门路,给女儿求个好前程,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