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头颅。”
“……”
张族长是自己脑补了许多的往事,把自个儿吓着了。
然后,张李氏就是顺顺利利的,在张族长做了高媒的情况下嫁给张大郎。
两年后,张启出生了。
五年后,张大郎病逝了。
当然,不是没人怀疑些什么。不过,张启越长大,那张脸越像他爹张大郎,父子俩跟一个模子似的。
什么风言风语自然在真相面前,消散于无形了。
张李氏凭着神婆本事,守了寡,也守住了张家的十亩田地祖产,更是好好的养大了儿子张启。
第6章
龙凤十年,四月十五日。
胡寡妇的儿媳妇生了一个孙女,让胡寡妇这亲奶奶给取名为胡妮儿。
张李氏和白大娘在胡家一人得了一个鸡蛋,算得谢礼。至于红封嘛,就是用红纸包好的,白大娘是多少?
张李氏不知道。
张李氏是让胡家给封了二十四文钱,这白大娘是知道的。
不肖一个时辰,凤凰村里的村民们人人都知道了,张启的亲娘,张家嫂子给胡寡妇的小孙女批命了。说那是一个贵人呀。
“胡家这将来不是要发达啊。”
“铁定的。”
“唉呀,这是胡家真是有福气……”
“呵呵,那也得胡家小孙女长大呀……”
“……”
总之,各种的流言嘛,是传着传着的热闹了好些天。
张家小院内。
张春旭去了屋内,陪亲娘柳秀秀说话儿。
正屋中,张启非常正式的给亲娘张李氏行了礼,然后,坐正姿式,他说道:“娘,儿子有事情想与您商量。”
张李氏听罢话,笑了,道:“雏鹰长大,总要离巢。”
“你的心思,为娘明白。”
“启儿,放心去做你认为应该干的事情,娘支持你。”
得到亲娘的态度,张启傻眼了。
他准备了好久的话,各色的理由都是整理了又整理。现实就是做了无用功,他的一切准备全白搭。
他娘是意外的通情达理啊。
“娘……”
张启非常的感动。
他想了小时候,他随亲娘去锦城县时,头一回见到了读书人。那等纶巾羽扇间的飘然风度,就是萌升起念头,他不愿当一个农夫,又或者一个神棍。
他向往受人尊重的读书人。
读书花费几何?
家中是否负担的起?
年幼时的张启哪懂思索这些。那时候,不过五岁的他求了亲娘话,闹嚷嚷要读书,要考功名。忆往事,张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