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讲。咱们都是一个祖宗的亲人,莫见外,莫见外。”张族长说话时,是心头欣喜多多呀。
祭祀谁管?
张氏一族嘛,自然就是张族长掌管着。将来张族长百年之后,还得由张族长的儿孙继续管着。
这十亩田产也许在大户人家眼中,小菜一碟,懒得搭理。可对于凤凰村这些村民而言,这就是一个家庭的立身根本。
凤凰村九十五户人家,真正有属于自己田产的,还超过了十亩地的,那可是就三分之一的数目。
“这十亩田产的契约,启会落在张氏祭田上。那么,族里就得依启一个请求。便是启的祖父、祖母、父亲的坟冢,需要族中从十亩祭田上提取了一部分收获出来,每年帮启扫一回墓,祭祀一回。”
“族长,以及在坐的诸位族爷、叔伯、兄弟们,可同意了启的请求?”
张启躬身一礼,寻问道。
“自然同意,自然同意。”
张族长第一个开口,连连附合。
有张族长带头,其张氏族里的长辈们也都纷纷开口应承了。
大家都不傻,十亩田产的收获,呵呵,莫说扫一回墓,祭祀一回。就是再多来几回,也不亏啊。
毕竟,田产归到了族里,张氏的族人嘛,总能沾上光的。
族长吃rou了,族人喝汤是必需的。
于是,当天张启骑着他归家时的骏马,同骑着黄牛的张族长一起去了锦城县一趟,把自家十亩田产的地契更换了主人。
尔后,张启和张族长一同回归凤凰村,张启家十亩田产成张氏族田的消息,自然是传遍了整个凤凰村。
“张氏这回占便宜了。”
“张家出了一位官老爷,往后那腰杆子多硬挺。注定要发达。”
“都一个村的,哪怕不姓张,那也是看着张家官人出生长大的。这香火情,总有些吧?”
“是极,是极,都一个村的。咱们凤凰村以后走出去,也是这个……”还有人比划了大拇指。表示了,凤凰村在十里八乡中,就此拔高了地位。
“……”
不管外人的议论如何?
四月初十,张家人收拾了细软,离开了凤凰村。
在山路时,自然是骑了马和毛驴。
等出了山路,租来的毛炉是结了草料钱,归还主家。往后的行程,张家人便是乘坐马车。马,是张启带回来的那一匹。马车和车厢嘛,就是在驿站里掏腰包买来的旧物。
京师离凤凰村并不是特别远。毕竟,管辖了凤凰的锦城县,也在应天府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