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
雪鸢自然的回道:“对啊,你的画书不就在书架子的下层放着么?”
成玉甚为尴尬的回道:“那书,那书是我画了卖给大人的,你怎么就拿来看了呢。”
雪鸢奇怪的说道:“怪了,我如何就看不得了,我就是大人啊。先前在江南时,我张妈总对我说什么十里八乡像我这么大的姑娘家,好多都成家了。我当然是大人了。”
成玉一时语塞。
他抬头望了回房梁,又轻轻叹了口气,在心里寻思着:这人年幼的时候大概都希冀着某种成熟,并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等到哪天真的踏入成人的世界,却又无比希望还能再做回小孩。
雪鸢继续说道:“我看【西厢记】里有一段崔莺莺与张生月下相逢的折子就甚好。不如咱俩先排排看。”
之后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着本子排起戏来,这成玉果然是没白通那么多“笔墨”,排戏的确是把好手。雪鸢又是冰雪聪明,同时又听过不少的戏折子。因此他二人的搭配堪称天衣无缝。
只听那雪鸢唱道:“焚罢了宝香深深拜,女儿家心热口难开。兰闺虚度十八载,空对团玉镜台。”
成玉对道:“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
雪鸢又唱道:“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
成玉再对道:“语句清新音律准,小名儿真不枉唤做莺莺。倒不如进花园把佳人亲近,只剩下花有清香月有荫。且喜得一天好事今宵定,这两首新诗做证凭。 但见她泪湿了淡白梨花面,但见她愁损了轻盈的杨柳腰。难得她泣血曹娥孝,提什么捧心西子娇?我也是严亲下世早,断肠人相慰这可怜宵。”
成玉唱完这段,还与雪鸢调笑着又多唱了一段那两人初遇时的场景:“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她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则见她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
雪鸢笑的前仰后合。
那窗外一轮孤月正明,白日的喧哗早已散去,偶尔零星的有三两个行人,被那冬季的冷风一吹,皆是瑟瑟发抖。谁能料到这窗内竟有如此欢愉美好的场景呢?
--------------------------------------------------------------------------------------------------------
to der 25 ith the lyric“i you rcy iathe.youe to i you speak.lord, you t of thi
i a captivated by thi.”
“你向这寂静的屋子中走来,我被这美好的爱情深深的吸引......”
------------------------------------------------------------------------------------------------------------
正文 第二十六章:相约进戏班
前言: 嫉妒大概是人类的感情里最难以理解的一种了,有人说“嫉妒,往往源于赞同。”正所谓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卑鄙的嫉妒,利害关系,这一切都缠扰着社会上各阶层的人。
花是好花,可惜已经有主了,就不劳仁兄给它松土了。
--------------------------------------------------------------------------------------------------------------------
那之后,成玉把那挺长的【西厢记】折子浓缩成不到半个时辰的戏份,还请了戏班的丝竹师傅们帮着配乐。
要说这成玉还真不是白担着这“茶楼少主”的名分,他一张口,丝竹师傅们就应了他的请求,之后还煞是积极地配合。
那日上午,还没什么客人。成玉将戏班的人聚集齐了,就和雪鸢开始了第一次的合作表演,他们唱的第一出戏就是这【西厢记】。
成玉从二人相识处开始唱起:“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她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