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分却过于低了。
况且,荣嫔的家世也不高。实在不宜养着两个孩子。嫔妾的嫡妹和子贵人,要么太过年轻,要么方入宫没有资历。
良修容那头,还不知何时才能解禁。就算解禁,以她的品行,真的能将二公主教导好吗?
太后娘娘,嫔妾知道,自己没有当过母亲。所以您与皇上难免会担心,嫔妾照顾不好二公主。
但是……但是太后娘娘,您当初将皇上过继到自己身边儿时,不也还没有当母亲吗?嫔妾喜欢二公主,愿意将她视如己出,也愿意为了她,去学如何做一个好母亲。
再者……这阵子,嫔妾与二公主相处得还不错。每每嫔妾来到慈宁宫时,二公主总是格外开心,张开手便要嫔妾抱抱。这一切,您都是看在眼里的啊。”
端德妃话说到此,几近哽咽“嫔妾想要一个孩子,倒不是想着有个倚靠。只是觉得,自己既无法为皇家绵延子嗣,不如便竭尽所能,为皇上把二公主教导成芊芊淑女。
也想……也想在漫漫长夜时,能有个女儿暖暖心。”
这几个月,端德妃虽隔三差五便前来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解闷。可却从来没有一次,将话说得如此直白。
只默默陪在太后娘娘身边儿,帮着太后娘娘一起照顾二公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会是一个好母亲。
所以,当她鼓起了所有的勇气,顺着太后娘娘的话将自己的心思公之于众时,太后娘娘多少还是心疼的。
说到底,段家与太后娘娘并没有多深的渊源。太后娘娘之所以格外喜欢端德妃,无非是因端德妃的品行端正,性格又温婉大气。
再加上,她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逍遥王从小青梅竹马。每每入宫时,总喜欢跟在逍遥王身边哥哥长哥哥短的唤着。
要说端德妃这丫头是太后娘娘亲眼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
虽说,太后娘娘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儿子对端德妃并没有多余的心思。可当年,瞧着端德妃看逍遥王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她也是有心撮合的。
特别是先帝要立逍遥王为太子时,她便早早与先帝打了商量,说要让端德妃做自己的儿媳妇。
谁知……
自己那儿子从小便被宠在手心里,洒脱不羁惯了,竟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拒了太子一位。
而端德妃,也很快便被段丞相嫁给了陌上允当侧妃。
儿媳妇……
呵,是自己的儿媳妇。只是,这养子与亲子终究是不一样的。
这些年来,太后娘娘看着端德妃心中依旧住着逍遥王,又看着她无怨无悔的帮陌上允打理后庭。
那不骄不躁,不争不夺的大气儿模样儿,当真让人越发心疼,也越发喜欢。
正文 第261章:当年的承诺你可还记得?
此前,太后娘娘虽明白端德妃的心思,但端德妃未曾明说,她便当作不知。
如今,端德妃如此梨花带雨的哀求着她,她倒有些不忍拒绝了。
想想自己多年来对端德妃的期望,再想想良修容那素来嚣张跋扈的嘴脸,终是叹了口气儿“罢了罢了!哀家不过才说了你几句,你倒好,恨不得将所有的苦水,都往哀家这慈宁宫里倒。”
说罢,又道“你想抚养二公主,哀家倒是不反对的。毕竟啊,你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哀家相信,你会是一个好母亲。
但是,这件事儿你说了不算,哀家说了也不算。你若得空,还是多往皇上那头走走吧。只要皇上点头答应,这天底下便谁也反对不了。”
言毕,又忍不住多叮嘱了两句“不过你可得记住了,没有孩子时,你在这深宫里只需保护好自己。有了孩子以后,还得分心保护孩子。
这恩宠,你多少还是要夺的。否则,纵使你是端德妃,是段丞相的女儿,也无法让自己和孩子在这宫里过得舒坦!”
“是!”端德妃见太后娘娘点了头,满目感激“太后娘娘的话,嫔妾都记在心里了!嫔妾定会多将心思放在皇上与孩子身上,不让太后娘娘为嫔妾担心。”
“哎……”太后娘娘听言,神色颇为无奈“你啊!也不要放弃希望。咱们身为女人,传宗接代是与生俱来的。
你瞧瞧皇后,三度有孕三度小产,最后不也一样怀上了孩子?她有身孕那阵,几乎从不下榻。
怀胎十月,被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人人都以为,她与腹中的孩儿会双双丧命。但到底,还是生下了一个健康的龙子。又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