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久,已经实属不易。沈长致索性耐心地坐在沈团团的床沿边,听着沈团团细细碎碎地说着那日如何如何了。
“哥,小姑母家的日子估计也不大好过。那家后来开的铺子,生意也不咋地,那日我待在铺子里,统共也没有几个人进来买的,而且买的也都是几文钱的东西,这一日下来,估计连租金都不够。”
所以,沈团团才生气。气沈婉的不识好歹。
几百文的衣裳,小姑母估计就是赚一个月也不一定能赚来。但是小姑母就是买了,为的也就是沈婉能穿得体面一点儿,吴家在相看的时候,能瞧得上眼。
要不然,沈婉本身的条件已经高攀了吴家,若是不在沈婉的身上下功夫,估计吴家很难会松口应了。毕竟,吴家这两年,多多少少地也相看了不少的人家。没道理会丢了城里的闺女不要,娶一个乡下的。
沈长致倒是不担心,“就杨安康一个人,能顶一家子的,一家子的心眼全长他一个人身上了。你等着瞧吧,姑母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除非杨安康是个不孝的,不管自家人。”
“那绝对不可能,杨安康对小姑母可孝顺了。就连杨安昌的事情,都已经管了去了。”沈团团想也不想地反驳道。
小的时候,对杨安康的印象,只是待她最好的小姑母的长子。如今,年岁渐长,沈团团发现,杨安康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但是并不无趣。
要说改观最大的是,沈团团竟然发现,她与杨安康在吃食上的相同!
但凡是沈团团说的吃食,杨安康就算是没有吃过,也能附和几句。当真是趣味相投!
等着沈忠还没有到沈孝家的院门口,大老远地就看到了柳氏正站在自家的家门口,与村里头的妇人正在说这话,不时地还传出古怪的笑声。
沈忠脚步顿了顿,若不是有正事,他也懒得跑这一趟。
如今秋收后,正是农闲的时候,村子里三三两两的,都有不少的人围在一处儿说笑。
沈忠一走近,就有不少的人跟沈忠打招呼。
“沈忠如今可是不一样了啊,农闲了都不得空。”
“可不是吗?沈忠,要不大娘给你说个媳妇吧?一个人就算是赚了大把的银子,也没有人知冷热的,可怜见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