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九重阙 > 第 405 章

第 405 章

价越高,往这里运粮的人就越多。”

“只是这样,会苦了九边的百姓!”百姓们一年没有多少收入,若是把这些钱全部用来买粮食。等到粮食降价时,岂不是让他们一年的收入扔了流水?

“到时,我们想办法补偿一下就好。”风重华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欲做大事者,必先舍小义。有些时候,牺牲在所难免。

“也唯有如此了。”韩辰跟着风重华一起叹息起来。

第二日,接了风重华帖子的马思远和陆氏齐齐地来到总督府做客。

将妻子陆氏送到总督府后,马思远在农大管家的陪伴下喝了两口茶,就打道回府了。

风重华在内宅的花厅中见了陆氏,方太太在一旁做陪。

陆氏二十来岁的年纪,脸若银盘,目似朗星。一双眸子好似会说话的,未语先笑。虽然长相平凡,不过这双眸子却增色不少。

陆氏屈膝给风重华行礼问好。

“太太请坐。”风重华并不因为马家是商贾就轻视她,而是请她坐下。

陆氏再三再四地推了,只肯坐到绣墩。

见她这样,风重华便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坐到临窗大炕上。

“说起来我与陆太太也是有缘,我的二嫂也是姓陆。听说你是从江南来的?不知是江南的哪里?”风重华笑着与陆氏叙起了家常。

陆氏的声音极为清脆,如同黄鹂鸟般,“能与王妃的二嫂同姓,那是小妇人的福气。小妇人自小在杭州长大,打小就没出过杭州。后来嫁给相公之后,没成想居然一下子从南走到北,竟把大半个大梁朝给跨过了。”

风重华微微地笑,心中一动,“听说杭州有西湖,风景绝美,可惜我一直无缘以见。我们王府倒有一个家将,在西湖边买了套宅子。我也曾和小王爷商议过,等到将来我们也在西湖边买套宅子,闲来无事时去西湖逛逛。看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到底是如何之美。”

“哎呀!”陆氏瞪大眼睛,讶然失声,“小妇人家就是西湖边的呀。要是早知道王妃您有在西湖置宅的意思,小妇人就该早些来求见王妃。旁的不敢说,这哪家的宅子风水好,哪家的宅子有什么典故,小妇人都是知道一二的。”

这个陆氏真有意思!

风重华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她眼前一亮,“但不知漕帮的陆帮主与你是什么关系?”

陆氏抿嘴而笑,“乃是家父。”

风重华挑起了一对青山眉黛,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眼陆氏。

她知道陆氏想要什么了。

第283章赈灾济民

风重华微微而笑,一双眸子清淡如荷。

马家的意思,她已经明白了。

漕帮专通水运,而漕运运的是什么?自然就是粮食!现在九边缺少的是什么?自然也是粮食!

就是不知道马家是准备参与卖粮还是准备帮九边解决粮价。

不管是准备卖粮还是解决粮价,她都不会冒然答应。她要仔细地看一看,马家到底是想打什么主意。

想至此,她问陆氏,“不知现在江南粮价多少?”

陆氏连想都不带想的,立刻道:“所谓湖广熟天下熟,现在湖广的米价是五钱一石,苏杭一带是八钱。越是往北走,米价就越高。而麦价基本上与米价持平。去年山东山西遭了灾,那边的米面价现在是三两一石,不过听说粮价已经开始往下回落了。”

听着陆氏侃侃而谈,风重华的目光不由凝重了。

如果从湖广那边运粮食到山西山东等地,能赚不少银钱的。

可是这些黑心的商人,却还嫌赚的少……

不过半个月的时候,九边的粮价由四两涨到快十两。

陆氏抬眸看了看风重华,又快速地垂下。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在进府前就在心中盘算了千万遍。

“听说你家夏天开了一株腊梅?”风重华开口问道。

陆氏立刻反应过来,一脸喜色地道:“是!说起来这株腊梅还是婆婆当年栽的。我夫君自来了宣府就极为爱护,经常剪枝松土。天不复有心人,竟然在盛夏开了花。”她抬头看了看风重华,“由此可见,上天也是保佑着我们宣府,不管眼前有多少灾难,总是会有过去的那一天。”

真是会说话!风重华莞尔一笑,“盛夏开腊梅,倒真是一奇。只可惜我身子不好,纵是想去也去不成。不过……”她指了指身边的方太太,“今日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