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督府里做工,我也是跟着沾光。”一个仆妇脸上露着与有荣焉的表情。
旁边的人在不停地点头。
风重华微微地笑,笑盈盈地回屋更衣去了。
到了晚饭时,韩辰派八斤过来送信,询问今天的事情。
风重华就将事情和八斤说了一遍!八斤回去复命,没过多久,八斤就回来。
“小王爷说,难得小王妃在此件事情上处理得当,才没有造成更大的麻烦。小王爷还说,百姓们心底是好的。只是怕冲撞了小王妃,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小王妃一定要先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八斤抬头看了看风重华,见到她并没有生气,便又道,“小王爷说,要罚徐光和陶春一年饷金,都怪他们保护不力,差点让小王妃陷入险境。若是小王妃真被百姓们给冲撞了,他们怕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风重华本想为徐光和陶春辩解几句,可是后来一想这既然是韩辰的决定,那她就不好反对。
以后就找个其他的机会补偿一下好了。
接到了韩辰的处罚,徐光和陶春并没有生气,而是很诚恳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
天凉如水,月色如皎。
风重华一个人睡在卧室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韩辰。
她想起韩辰将她抱在怀中,柔声地哄着她,轻声地与她说着话。
就这样想着想着,她渐渐进入了梦乡。
四个丫鬟们都在卧室里守夜。
听着风重华渐渐均匀的呼吸,四个丫鬟也先后阖上眼。
月华如霜,透过纱窗照在铺着红砖的地面,形成几个菱形的方块。
第311章长风烈烈
御驾大军浩浩荡荡地自京城出发,一路朝着宣府方向走去。
出居庸关,过怀来,直走了十日还未走到大同。
十月十二日,御驾大军刚至大同,就接到前方线报,说瓦剌二王子亲率大军二十万,在大同城下摆好攻城架式。永安帝当即下令,大同巡抚邵玉阳和大同总兵出城迎敌。
在永安帝看来,所谓的二十万大军,最多能有五万就不错了。
而且,上次二王子攻城,就被大同守军给打了一个落花流水。
然而,永安帝设想的好,实际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为了配合二王子攻城,知院阿来与同一天进攻宣府,三王子别哲更是同时进攻甘州。如此三线齐下,宣府和大同顿时失去守望之势。
若是大同守城,二王子自然会无功而返。
可是圣旨即下,哪怕总兵和巡抚再不愿意,也只能舍了性命率兵出城。
据传闻,大同巡抚邵玉阳和大同总兵出城之前,皆写了遗书。
二王子见到久克不下的大同居然大开了城门,惊喜万分。
瓦剌是马上的民族,最不善长的就是攻城,而中原人最善长的却恰恰是守城与攻城。一旦失去了城墙的保护,缺少马匹的中原人就像是待宰的羊羔般。
不过数个时辰,整个大同城外就成了修罗城。
大同总兵当场战死,大同巡抚邵玉阳断了一臂,被部下拼死救回城。
大同巡抚邵玉阳回到城中,看着那些战死的将士,对天大呼:“苍天负我!我未负苍天!”
而后一跃而下,跳下了城楼。
巡抚与总兵先后殉国,整个大同一下子乱了套。
而此时,永安帝的申斥诏书又到了大同。大同的将士眼看着诏书,只觉得心神欲裂。
两位主将都殉国了,还要处罚?将士们对永安帝的不满到达了顶点。
而这时,有一个青衫文士开始四处串连,讲述永安帝的条条罪状。其中一条,就是弑君杀父。书生将梁国公被杀的原因,全推到了永安帝的身上。
青衫文士言道:“帝少年时与张氏定亲,后爱慕袁氏美貌,便另娶袁氏。梁国公不忍张氏一族受辱,便将其又嫁与三子。而张氏一门,又与先皇后有姻亲之谊。先皇后因不满帝之为人,便向先废帝进言,后被帝知晓后,竟在言语间辱及先皇后……这才有了梁国公被从辽东召回京城之事……”
九边的将士,本就爱戴梁国公。
听闻梁国公是因为永安帝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这才被前朝废帝赐死,不免生起了同仇敌恺之心。
如果不是因为永安帝另娶袁氏,怎么会惹得先皇后起杀心?先皇后不起杀死,梁国公怎么会死?梁国公若在,瓦剌敢这般欺上门?
就在这时,永安帝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