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府家门由此而兴,车水马龙不息。
而风府,则是依旧车马稀少。
老郭氏领着小郭氏数次求见,均被风重华拒绝。
一开始,还有人特意礼待她们,可当听说风重华连见都不见她们时,却没人再敢邀请了。
风重华为柳氏的儿子讨了一个兴阳伯的爵位,三世而终。
柳氏感激不已。
至于郑白锦和她的女儿风明薇,风重华连理都没理会。
一晃,就到了阳春三月。
风重华此时连走动都有些困难。
太医诊治后,断定胎位正常,孩子的发育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见到风重华行动不便,韩辰对她更加呵护备至。
只要下了朝批完公事,就陪伴在她的身边。
许多人想往韩辰这里塞美人,皆被韩辰无情的拒绝。
“吾贫贱时,汝等在何处?此时献女,无非为汝搏富贵矣。”
此言一出,那些献女求荣的人家,皆是掩面而退。
那些打着为皇室开枝散叶打算的,在面对韩辰时更是败下阵来。风重华又不是不会生,我何用你们来替皇家开枝散叶?
父皇与母后恩爱了一辈子,乃是吾辈的楷模。
我是汉王府世子时,你们不往我身边凑。
我是太子时,你们一个个跑得比风还快。
就靠你们治理国家?岂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四月时,周夫人入宫陪伴风重华,文氏跟随。
文氏的记忆依旧没有恢复,对于风重华也只是恭敬有礼。
可是从她脸上的笑容来看,文氏过得极开心。
东川候宁朗待她极好。
也许这样就好!看着文氏的笑容,风重华暗暗点头。
不久,解皇后下旨,以第一个出生的皇家孙子辈须得皇室全族陪伴的理由让福康长公主入宫。并传诏到鞑靼,令原淳安郡主现在的鞑靼王妃回京迎接皇家长孙的降生。
母女相见,自是无限欢喜。
而后,风重华将四个大丫鬟叫到身边,问她们以后的打算。
四个大丫鬟早就知道她们不会长久跟随在风重华身边,便皆说,听凭太子妃安排。只有射月,不愿出嫁,愿一辈子守在风重华身边。
于是,风重华便做主为四个大丫鬟指了婚。
悯月许给了陶春。
良玉许给了八斤。
惜花许给了徐光。
等到韩辰回宫后,风重华与他说了今日的安排。
闻弦歌而知雅意,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