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一世富贵 > 第 1707 章

第 1707 章

有金科玉律,不明白世间道理最大。你们的天条就是天下之父的道理,现在这个家规矩变了,大地之母要与父亲一起管家,那些天条俱都可以废弃。你们用理把那些天条一条一条废去,解开父亲在你们心里下的镇符,自可以知母心,母心良苦。母亲的心,就是要天下之民知道,周之德为文,文即伪。天下间文人最善作伪,我们做人的学问,就是在学着做伪。周德不散,文人的这个本性不变。只要不用理破除心中所有迷信,朝廷立的规章、制度、法律、道德、文化,等等一切,都会被文人用伪的办法所废掉,忘其初心。要想还守文德,就要不忘初心,永远记住道理。你心里永远有道理,则一切天条皆伪,时移事易,不合于时,便可改掉。”

说到这里,徐平面带笑意,有些向往地道:“这天地之间,本有两个世界,天人别时一分为二。先人记之传给后人,一部《道德经》,一部《山海经》。《道德经》便是天地的道理,以治天下,为父经。一切成德之理,皆不离此经,离之不成。《山海经》便是天下之民的性情世界,母亲做来供子女游玩,随你所欲,顺你性情,为母经。在那个世界里,你欲成仙,法力无边;你欲做魔,随心所欲;你欲为邪,魅惑众生;你欲为灵,众生皆信;你欲为怪,众生皆奇。在那里你想什么,便有什么。两个世界合一,谓之大同。道崩绝天地通,道德世界与山海世界不相往来,天下德成,各自偶露一角。这个世界以德成,偶窥山海之间。那个世界如何观此世界?我也不明。或者,绝天地通时,留在那个世界的人,一直在看着你们呢?理不通,就只有天知道。只有天知道的事情,我们先不管他。”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之中,本无欲无求。只要在这天地有一世,感其性情。不求成圣成神,不求膜拜,一切不求,只求人有真性情。这天地之道,人自猿猴而来,我便穿衣戴帽学人形,沐猴而冠。学人言,与人语,学人礼,与人揖,遵道守礼。行者的故事,便是游记,留给这世间,便是神话传说。我徐平的故事,便是一世富贵游记。我以为我已经有了一生,将要有一生,却没想到这故事刚刚开始。这游记,上一世传之后人,天条终还是盖过了我的伪道。不得不来一次,这一次就没有真经,只有伪道。”

第113章 赤子与行者

“我一行者入此天地,本心已昧。道是你们的道,德是你们的德,经是你们的经,史是你们的史,传说是你们的传说,我只通其理而已。”

“过往有没有行者?我心已昧,不知也。只于你们的传说中,看到两位行者,我不明他们与我是不是为一。天知道的事情,何必去解。经、史、传说当中,能够感动无数世人的故事,以我性情而知,一为赤子,二为行者。赤子让你们看到了自己,这一家都是自己人,当舍私为公,此为父德。行者让你们感到可以随心所欲,不忘本心,此为母心。”

“你们的经,我读之心烦,欲通这天下道理,不得不读。你们的史,我观之心乱,欲把这理通于人心,不得不读。你们的传说让我心驰神往,读之不够,实向往之。向往那一个山海世界,想看一看山是何山,海是何海,就不得不在这一个道德世界解经通理。”

“人由父母所生,其心有父心,有母心,此为性情。辨人之性情,有人解之善心、恶心,有人解着本我、真我,有人解之神性、人性,有人解之社会性、个人性,有人解之群体性、个体性,我不知其是其非,存而不论。我只知此天下有天有地,人有父有母,其心有天心、地心,也是父心、母心。父心天下一心,为公,母心随心所欲,为私。公心、私心便是朝廷欲辨之心,为学者欲辨之性情。知人有父母,知民有天地,父母不可离,天地不可绝,为政当公心、私心同存。绝其一心,大道不存,天塌地陷,大人不可见。必有赤子,绝其私欲,登高一呼而天下应,补天裂,挽天倾。有赤子,有行者,行者来此天地告天下赤子之心也。天地之经我不耐烦去读,经中有多少赤子?我不知,当有智者仁者。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此山为山海之山,此水为山海之水。智者、仁者,无非感母心,并无聪明愚蠢,亦无异于常人之处。史中有多少赤子?我随手而翻,随眼而览,知二人其心一片赤诚,当为赤子。一为诸葛武侯,其心一片赤诚,其能经天纬地,欲挽天倾,救汉之昭昭天命。一为岳飞,字鹏举,其人一片纯朴,其心赤之血滴,欲救唐宋天理之命。两人初谥来自于父命,周之文德于父命为伪,其谥不足论,终并谥忠武。何为武?父命文德,母心反之,是以为武。忠,忠于母心,忠于本心,忠于这天下万民之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